字好书
即事

《即事》

时间: 2025-07-28 17:29:49

诗句

一钱不直程卫尉,五斗解酲刘伯伦。

读罢离骚解衣卧,门前花柳自争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9:49

原文展示:

一钱不直程卫尉,五斗解酲刘伯伦。
读罢离骚解衣卧,门前花柳自争春。

白话文翻译:

一文钱都不值的程卫尉,喝了五斗酒的刘伯伦。
读完《离骚》就脱衣卧下,门前的花柳在争春。

注释:

  • 一钱:古代货币单位,指代微不足道的金额。
  • 不直:不值得,意指不值钱或无用。
  • 程卫尉:指的是一个官职,程卫尉是一个历史上无名之辈,暗示其无能。
  • 五斗解酲:指喝了五斗酒后解醉,刘伯伦即刘伶,以酒闻名。
  • 离骚:屈原的著名长诗,表达了作者的忧患和情感。
  • 解衣卧:脱下衣服休息,暗示放松和自由。
  • 花柳:指花和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子聃,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时代背景复杂,社会动荡,诗人借诗表达对权贵的讽刺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即事》这首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诗的开头用“程卫尉”和“刘伯伦”两个人物的典故,提醒人们警惕那些表面光鲜但无能的人。程卫尉代表了那些在官场上毫无作为的人,而刘伯伦则是饮酒作乐、纵情享乐的典型。通过这两位人物,诗人以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接着,诗人转向自身的感受,提到“读罢离骚解衣卧”,这是对屈原的致敬,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宣泄。诗人在读完《离骚》后,感到心灵的释放,选择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片刻的宁静。最后一句“门前花柳自争春”则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这一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钱不直程卫尉:揭示了程卫尉的无能,体现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看法。
  2. 五斗解酲刘伯伦:描绘了刘伯伦的放荡不羁,反映出社会风气的堕落。
  3. 读罢离骚解衣卧:表达了诗人对赋诗的执着与内心的解脱。
  4. 门前花柳自争春: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希望,渴望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程卫尉与刘伯伦的对比,突显社会的不同面貌。
  • 隐喻:花柳象征春天,暗含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用和自身感受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程卫尉:代表无能的官员。
  • 刘伯伦:象征放浪形骸的酒徒。
  • 离骚: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的象征。
  • 花柳:春天的象征,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程卫尉”代表什么?
    A. 无能的官员
    B. 诗人
    C. 酒徒

  2. “读罢离骚解衣卧”中的“离骚”指的是哪个诗人所作的作品?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3. 诗中的“花柳自争春”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萧条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二者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金朝诗人研究》
  • 《离骚》原文及注释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 采莲 竹枝词(二首) 竹枝词(二首) 竹枝词 竹枝词三首 其三 竹枝词三首 其一 竹枝词 其二 竹枝词 竹枝词 其三 过太湖竹枝歌 竹枝词 其二 过太湖竹枝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锦帆天子 黄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修身 行字旁的字 包含判的词语有哪些 焚巢荡穴 追魂摄魄 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邪魔歪道 三点水的字 偏三向四 雪影 没偏没向 缩衣节食 狂风骤雨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