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14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
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
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
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
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
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
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秋风突然吹起,渐渐听见细微的声音,树木发出萧萧的响声。
我顿时感到疲倦的旅人,背靠青灯,影子摇曳,开始吟咏忧愁的诗句。
断断续续的声音没有凭依,试着在荒凉的庭院中倾听,在哪里呢?
只有满地的落叶,孤独的高树。
漫长的归梦被阻隔。年老的耳朵难以忍受,病痛的心情凄楚。
故乡的院落,我想起那孤独的鸿雁啼鸣,石阶上的蟋蟀私语。
几声相和,更添芭蕉的细雨。
无处可避,这种闲愁,越到深夜越是苦涩。
王沂孙,字仲明,号松隐,南宋人,生于1120年,卒于1170年。王沂孙在诗词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感情的结合。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扫花游·秋声》创作于秋天,正值诗人经历人生的困惑与孤独之时。此时他可能正身处故乡,思念故土,感受到秋天带来的萧瑟与思绪的纷乱。
《扫花游·秋声》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以“商飙乍发”引入秋风,立刻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渐淅淅初闻”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氛围,仿佛让人听到了秋风拂动树叶的声音。诗中反复提到的“倦旅”、“青灯”和“孤树”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思乡的深刻感受。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荒庭中听风的情景,试图寻找内心的宁静,但落叶满阶、高树孤立的景象却让他倍感凄凉。尤其是“迢递归梦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随着年龄的增长,耳朵也渐渐难以承受这种孤独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构建出一种深邃的秋天景象与内心的苦楚,展现了王沂孙对人生、自然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揭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展现了充满哲思的情感基调。
“商飙乍发”中的“商飙”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灯”象征着什么?
“落叶满阶”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