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6:28
登南城楼
作者: 何湛然 〔明代〕
城下风波带女墙,高楼独上思茫茫。
山形南拥窥铜鼓,江势西来接夜郎。
千舶入云秋色远,万家绕市暮烟苍。
月明谁据胡床坐,槛外宵深玉露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城楼上所看到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城墙下风浪拍击,映衬着高楼上孤独的思绪。南边的山脉环绕着铜鼓,西边的江水流向夜郎。成千上万的船只在远方的秋色中穿行,市集周围万家灯火伴随傍晚的烟雾。明亮的月光下,谁又坐在胡床上?槛外的夜晚深邃而清凉,露水氤氲。
何湛然是明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而受到赞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自然景观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状态。
《登南城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起首两句,“城下风波带女墙,高楼独上思茫茫”,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城下波涛汹涌的情景,感受到一种孤独与茫然。接着,诗人通过“山形南拥窥铜鼓,江势西来接夜郎”描绘了山与水的壮丽景色,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广阔。此时,诗人似乎在思考历史的变迁与人类的渺小。
下半部分通过“千舶入云秋色远,万家绕市暮烟苍”描绘了繁荣的商业和人们的生活,展现了社会的繁忙与喧嚣,但与此同时,诗人又显露出对这繁华背后的冷清和孤独。最后两句“月明谁据胡床坐,槛外宵深玉露凉”则以月光和凉露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夜晚,诗人似乎在问自己,究竟在这繁华与孤独之间,谁能享受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具有深远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宁静的向往。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外在的自然景观,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女墙”指的是什么?
A. 城墙的上部
B. 女性的腰身
C. 水边的墙
D. 以上皆是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与狂欢
B. 孤独与思索
C. 生气与怨恨
D. 快乐与满足
“千舶入云”中的“舶”指的是什么?
A. 船只
B. 商人
C. 渔民
D. 货物
这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