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0:53
作者: 贾至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湘中老人读黄老,
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湖水深,
日暮忘却巴陵道。
在湘江边,一位年长的老人正在阅读《道德经》,他一手扶着紫色的草,坐在碧绿的草地上。春天来临时,竟然忘记了湖水的深度,到了傍晚,依然忘却了通往巴陵的路。
作者介绍: 贾至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贾至隐居湘中,或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的理解与追求。
这首《君山》通过描绘一位老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生活,展示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感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老人的生活状态,伴随着《道德经》的智慧,手扶紫藟坐于碧草之上,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对意识的影响,老人在春日的温暖中,忘却了湖水的深度,象征着对物质世界的忽视,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一句“日暮忘却巴陵道”,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忘我的状态,夕阳西下,老人的心境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与超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隐士生活的自由与安宁。在喧嚣浮躁的世俗中,这样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珍贵,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这一意境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在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呼应了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黄老”指的是哪本书?
诗中提到的“巴陵”是指哪个地方?
诗中“春至不知湖水深”表达了什么意境?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