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2:57
大璞中函天地情,卞和抱出愈分明。一番刖足一番哭,哭杀世人无眼晴。
这块大玉蕴含着天地的情感,卞和将它抱出时愈显得清晰。一番被割去脚趾,一番痛哭,哭得世人都失去了眼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卞和是古代著名的玉匠,他用自己的双脚为求得真玉而付出了代价。这个故事反映了对真理和美的执着追求,以及为此所付出的牺牲。
作者介绍: 郑思肖,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怀,作品多呈现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卞和的故事,表达了对美的执着和对世人无知的惋惜。
《卞和泣玉图》通过卞和与玉的故事,展现了对真理和美的追求。在诗中,卞和代表了对美的执着与牺牲,他不惜付出自己的脚趾,只为获得真玉,这种精神让人感动。诗的开头“大璞中函天地情”引出玉的深刻内涵,仿佛是在说,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光华,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灵魂的共鸣。
接下来的“一番刖足一番哭”则是对卞和经历的直接描绘,痛苦的代价让人感受到追求真理的艰辛。最后一句“哭杀世人无眼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世人无知的深深惋惜,仿佛在说,许多人对真理与美的追求视而不见,甚至在自我沉醉中迷失。
整体而言,诗歌不仅传递了对美的珍视与执着,也对世人的无知与冷漠提出了警惕,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卞和的故事,传达了对美的执着和追求,揭示了追求真理所需的牺牲,同时也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无知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卞和为了什么而付出了代价?
a) 追求权力
b) 追求美和真理
c) 追求财富
诗中“大璞”象征什么?
a) 普通石头
b) 真理与美
c) 一块普通的玉石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人的愤怒
b) 对世人的惋惜
c) 对自己的安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对,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真谛的追求与对世俗的反思。李白的豪放与郑思肖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各有千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