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05:20
风入松(次韵代赠人)
作者: 孙居敬 〔宋代〕
王孙去后几时归。音信全稀。
绿痕染遍天涯草,更小红已破桃枝。
此恨无人共说,梦回月满楼时。
只应明月照心期。一向舒眉。
若还早遂蓝桥约,更不举玉盏东西。
怎望黄金屋贮,只图夸道于飞。
王孙离去后,不知何时才能再归?他的音信已经很少。
天涯的草上已染上了绿痕,而那轻柔的红色已经在桃枝上绽放。
这份恨意无人可诉,唯有在月圆的夜晚梦回那楼阁时。
只应明月照亮我心中的期盼,时常舒展眉头。
如果仍能如愿以偿在蓝桥相约,便不必举起酒杯向东或向西。
怎能期待富贵的房屋收藏,只求在飞天的夸赞中找到安慰。
孙居敬,字惟道,号惟道,宋代著名诗人,擅长音律与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语言清新流畅,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离别后音信稀少的忧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纽带。
《风入松(次韵代赠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依恋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开篇“王孙去后几时归”,直接道出离别的伤感情绪,接着以“音信全稀”描绘出与友人之间联系的稀缺,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诗中提到“绿痕染遍天涯草”,展现出春天来临的景象,同时也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桃枝的“更小红已破”,则象征着生活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此恨无人共说,梦回月满楼时”,在孤独的思念中,诗人向明月倾诉心中的苦恼,明月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最后的“怎望黄金屋贮,只图夸道于飞”,则是对物质的反思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风格柔和,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孤独,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同时,诗中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王孙去后,诗人对他的感情是:
A. 高兴的
B. 思念的
C. 忘记的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
A. 物质
B. 希望与思念
C. 忧伤
最后一句中的“黄金屋”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财富的重要性
B. 物质的淡泊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