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38
解连环 用武曾韵送孙恺似还嘉定
作者: 沈皞日 〔清代〕
桐花丝雨。念相逢又别,羽书三楚。
一自我归卧江南,只灯暗竹窗,梦魂来去。
报道鸣珂,渡鸭绿星飞使部。
早回骖凤邸,锦筝红友,月华生处。
吟鞭此时见否。正雕阑坠叶,冷凝金虎。
忍独自开了柴门,伴芦雁迎寒,柳蝉辞暑。
回首西山,肯记忆破衫装絮。
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
在桐花飘落的细雨中,回想起我们相聚又别离的时刻,书信传递到三楚之间。自我回归江南后,独自一人,灯下竹窗暗淡,梦中有你来去。听闻鸣珂声响,渡过鸭绿江的使者飞来。希望早日回到骖凤的府邸,与红衣友人共赏月光。此时你是否也在吟唱?正值雕栏上叶子纷纷落下,冷气袭来,仿佛金虎凝视。忍不住独自打开柴门,迎接寒风中的芦雁,柳蝉则辞去暑气。回首西山,是否还记得那身破衫和轻盈的衣裳?不要因为半年的约定而徘徊,禁烟已久,时光流逝。
作者介绍:沈皞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著称,作品多表现离别情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沈皞日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社会环境动荡,诗人用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寄托对友谊的珍视。
《解连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离别的惆怅。开篇以“桐花丝雨”引入,配合细雨的意象,立刻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相聚,尽管相逢短暂,但那份情感却如细雨般绵长。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象,如“柳蝉辞暑”、“雕阑坠叶”,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还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尤其是“忍独自开了柴门,伴芦雁迎寒”,表现了诗人在寒冷中独自守候的身影,传达出离别后的孤独感。
全诗的结构紧凑,情感细腻,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盼。结尾的“莫因循半载为期,禁烟百五”,则是对时间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惜,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离别的苦涩,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解连环》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沈皞日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桐花丝雨”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离别
C. 友谊
D. 感悟
诗人希望早日回到哪里?
A. 西山
B. 江南
C. 骖凤邸
D. 三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