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逸楼

《清逸楼》

时间: 2025-05-02 05:52:05

诗句

冯高览章贡,登楼见吴楚。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05

原文展示:

清逸楼 冯高览章贡,登楼见吴楚。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登上高楼俯瞰章贡,远眺可见吴楚之地。船帆远去,消失在山峦之间,江水绵长,仿佛流入迷雾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冯高:登高。
  • 章贡:指章江和贡江,两条河流在赣州汇合。
  • 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地域,泛指江南地区。
  • 帆远:指船帆远去。
  • 行尽山:船行至山尽头。
  • 江长:江水绵长。
  • 流入雾:江水仿佛流入迷雾之中。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首句“冯高览章贡,登楼见吴楚”直接点明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动作和视野,章贡的汇合与吴楚的广阔,形成了一种地理上的宏大背景。后两句“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展现了江水的绵长和船帆的远去,以及江水与迷雾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无限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冯高览章贡,登楼见吴楚”:诗人登高远望,章贡的汇合与吴楚的广阔尽收眼底,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船帆远去,消失在山峦之间,江水绵长,仿佛流入迷雾之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江长流入雾”中的“流入雾”比喻江水绵长,仿佛融入迷雾之中,增强了诗意的朦胧感。
  • 对仗:“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中的“帆远”与“江长”、“行尽山”与“流入雾”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远方景物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章贡:地理意象,指章江和贡江的汇合,象征着地理的交汇与融合。
  • 吴楚:地域意象,泛指江南地区,象征着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文化。
  • 帆远:动态意象,船帆远去,象征着远行和探索。
  • 江长:自然意象,江水绵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伸。
  • 流入雾:朦胧意象,江水仿佛流入迷雾之中,象征着朦胧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冯高览章贡”中的“冯高”指的是什么? A. 登高 B. 风高 C. 冯姓高人 D. 高峰

  2. “帆远行尽山”中的“帆远”指的是什么? A. 船帆远去 B. 帆船远离 C. 帆布远去 D. 帆影远去

  3. “江长流入雾”中的“流入雾”比喻了什么? A. 江水绵长 B. 江水清澈 C. 江水湍急 D. 江水浑浊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徐俯《清逸楼》与杜甫《登高》:两者都描绘了登高远望的景象,但徐俯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父词三首 其三 渔父词 渔父 渔父 渔父词(其三) 渔父词 其二 渔父词 渔父词五首 渔父三首 其三 渔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熙来攘往 车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牛字旁的字 严家 小字头的字 弯弯曲曲 遗讴 胆颤心惊 后发制人 稀客 眼瞥 包含始的成语 山头 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古绝调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