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2:06:37
常笑唐衢生,一恸可以死。
焉能流涕被面,日日别知己。
又常笑朝鲜,无泪可沾巾,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
平生钟情重离别,一听《阳关》肠一绝。
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
昔携手青春,春水一笑禊吏尘。
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
酒阑歌断如转烛,寒食累累新鬼哭。
丞相书桐异鸟巢,曾园仙市芳郊绿。
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亦已锄。
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
我欲与君重一到,化为长瓶酹荒草。
早知世事去如风,只合黄公垆下倒。
当时一醉锸埋我,不见兴亡应更好。
且复止此休云云,我有臣子高能文。
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
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
幼安九十愁更愁,空羡一生长乐传。
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6:37
寄别孙潜斋
作者:刘辰翁〔宋代〕
常笑唐衢生,一恸可以死。
焉能流涕被面,日日别知己。
又常笑朝鲜,无泪可沾巾,
悲歌两语为我吴妇人。
平生钟情重离别,一听阳关肠一绝。
铜驼陌上会逢君,谁料相忘如永诀。
昔携手青春,春水一笑禊吏尘。
醉能强歌醒能赋,满坐唯有孙尧文。
酒阑歌断如转烛,寒食累累新鬼哭。
丞相书桐异鸟巢,曾园仙市芳郊绿。
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亦已锄。
旧游勿感有至此,独为吾党权区区。
我欲与君重一到,化为长瓶酹荒草。
早知世事去如风,只合黄公垆下倒。
当时一醉锸埋我,不见兴亡应更好。
且复止此休云云,我有臣子高能文。
令其讲罢日就君,就君归日诵所闻。
吾贫吾老不足念,君须君发何年。
幼安九十愁更愁,空羡一生长乐传。
呜呼斯人斯世不相见,绿树莺啼泪如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慨。他常常嘲笑唐朝的友人,认为他们因离别而悲痛得几乎要死;却又感叹自己不能流泪,日日与知己分别。接着,他又取笑朝鲜的人,认为他们不会因离别而落泪,只是用悲歌来抒发情感。作者一生钟情于离别,听到阳关的曲调便感到心痛如绝。他曾在铜驼陌上与朋友相遇,没想到如今竟如永诀般相忘。回忆起昔日携手的青春,春水轻笑间却掩不住尘世的烦恼。诗人醉时能高歌,清醒时可以赋诗,然而满座之中只有孙尧文可以共饮。酒宴结束时歌声如转烛般无常,寒食时节新鬼哭泣。丞相书桐的异鸟巢,曾经的仙市芳郊如今已是荒凉。海棠三径无根枝,败瓦颓垣的景象也都被铲除。作者感叹旧游至此不禁触景生情,独为自己的党派小事而忧虑。他希望再次与朋友相聚,化作长瓶酒浇洒荒草。早知世事如风,唯有在黄公垆下畅饮。那时一醉便可埋葬我,未见兴亡反而更好。且就此停下,不再言语,自己还有高能的文人。让他将诗讲完,日后再与君子相聚,君子归来再诵所闻。自己年老贫穷不必挂念,朋友你又何时发达?幼时安宁,九十岁愁更愁,空羡长乐的传说。哀哉,这个人在此世上再难相见,绿树莺啼间泪如霰。
作者介绍:
刘辰翁,名沧,字辰翁,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为主,对友谊、离别等主题有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寄别孙潜斋》创作于思念朋友和感怀离别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苦短的感慨。
这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与悲伤。诗中借助对唐衢生和朝鲜的调侃,反映了自己内心的苦楚,表面上显得轻松,实际上却是对离别深切的哀伤。通过阳关的音乐,铜驼陌的回忆,诗人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实的孤独进行对比,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绿树莺啼泪如霰”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令人倍感心痛。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逐渐将离别的主题深化,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首离别曲
C. 一个地方
“我欲与君重一到”中的“重一到”意指什么?
A. 再次相见
B. 再次饮酒
C. 再次离别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