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客起早自嘲

《谢客起早自嘲》

时间: 2025-05-02 05:30:50

诗句

笔起春如海,辞穷客到家。

敲门嗔不应,只是隔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50

原文展示:

谢客起早自嘲
笔起春如海,辞穷客到家。
敲门嗔不应,只是隔梅花。

白话文翻译:

我提笔写下的诗句如春潮般涌动,但话语已经穷尽,客人却来到我的家。敲门却没有回应,我只是在梅花的隔墙之外感到些许怨恨。

注释:

  • 笔起:开始写作。
  • 春如海:形容春天的景象如大海般浩瀚,意指写作的灵感丰富。
  • 辞穷:词语用尽,形容写作灵感枯竭。
  • 敲门嗔不应:敲门却没有回应,表示失落和无奈。
  • 隔梅花:梅花生长在隔壁,暗示无法见到来客的原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琐事,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清晨,作者在早起时写诗,却因灵感不足而感到沮丧。诗中表现了对朋友来访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谢客起早自嘲》是一首抒情的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笔起春如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创作的灵感,仿佛一切都在蓬勃发展。但接下来的“辞穷客到家”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嘲,话语已经枯竭,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时,却又被创作的疲乏所困扰。

“敲门嗔不应”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来客的期待,却又因创作的困境而感到无奈与失落。诗的最后一句“只是隔梅花”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即便是有梅花相隔,仍无法真正接触到内心的感受。这种情感的隔阂和孤独感,使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起春如海:意象丰富,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写作的热情。
  2. 辞穷客到家:反映了诗人在灵感枯竭时的尴尬情境,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窘迫。
  3. 敲门嗔不应:表现了对来访者的失望,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4. 只是隔梅花:梅花象征着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无法触及的距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海洋,形象地表达了春的生机与创作的灵感。
  • 对仗:前后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嗔”字赋予无应的门以情感,使得情境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诗人以幽默的自嘲方式表达了面对创作时的无奈和对生命美好的感慨,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希望与美好。
  • 梅花:代表孤独与美丽,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象征友谊与交流,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笔起春如海”表达了什么?

    • A. 明亮的春天
    • B. 创作灵感的丰富
    • C. 对春天的失望
    • D. 朋友的来访
  2. “敲门嗔不应”意味着:

    • A. 诗人很高兴
    • B. 诗人感到失落
    • C. 诗人对来客很欢迎
    • D. 诗人不想见客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谢客起早自嘲》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创作的艰辛,而后者则突出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辰翁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江左驿舍寄文湖 雪里桃花二首 其一 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 陪葛元白仇仁近访南竺诗僧分韵得影字 移兰 题湘灵鼓瑟 游仙词 闻早雁 后结交行 前结交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朋党之争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发踪指示 笃而论之 降跽谢过 银样蜡枪头 追呼 龠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重山峻岭 圣结尾的成语 向开头的成语 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闭门自守 隹字旁的字 挪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