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驾玉津园二首

《从驾玉津园二首》

时间: 2025-05-02 09:31:43

诗句

花梢糁糁动朱栏,萱草侵苔雪已乾。

行阙风光随处乐,春台人物不知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43

原文展示:

从驾玉津园二首 曹勋 〔宋代〕 花梢糁糁动朱栏,萱草侵苔雪已乾。行阙风光随处乐,春台人物不知寒。

白话文翻译:

花梢轻轻摇动着红色的栏杆,萱草覆盖了青苔,雪已经融化干涸。行宫中的风光让人随处感到快乐,春天的舞台上人们似乎感受不到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糁糁(sǎn sǎn):轻轻摇动的样子。
  •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忘忧。
  • 行阙:指皇帝的行宫。
  • 春台: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场合。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随皇帝游览玉津园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欣赏和对皇家生活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曹勋随皇帝游览玉津园时所作,玉津园是宋代皇家园林,诗中描绘了园中的春景,以及随行人们的欢乐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津园中的春景,通过“花梢糁糁动朱栏”和“萱草侵苔雪已乾”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诗中的“行阙风光随处乐”表达了随皇帝游览时的愉悦心情,而“春台人物不知寒”则巧妙地运用了春台的比喻,暗示了人们在美好景象中的忘我状态,仿佛感受不到外界的寒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皇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梢糁糁动朱栏:描绘了花朵轻轻摇动的景象,红色的栏杆增添了色彩的对比。
  2. 萱草侵苔雪已乾:萱草覆盖了青苔,雪已经融化,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3. 行阙风光随处乐:行宫中的风光让人随处感到快乐,表达了随行的愉悦心情。
  4. 春台人物不知寒:春天的舞台上人们似乎感受不到寒冷,象征人们在美好景象中的忘我状态。

修辞手法:

  • 糁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梢动态感。
  • 春台:比喻手法,将美好的景象比喻为舞台。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玉津园中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皇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以及人们在美好景象中的愉悦和忘我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梢:春天的象征,生机勃勃。
  • 萱草:忘忧的象征,覆盖青苔,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行阙:皇家生活的象征,风光无限。
  • 春台:美好景象的象征,人物不知寒,表达了忘我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糁糁”形容的是什么? A. 花朵 B. 栏杆 C. 青苔 D. 雪
  2. “春台人物不知寒”中的“春台”比喻的是什么? A. 舞台 B. 春天 C. 行宫 D. 人物
  3. 诗中提到的“萱草”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忘忧 C. 寒冷 D. 春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相比,曹勋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皇家园林春景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好事近·洪武本高青邱姑苏杂咏,为傅沅叔题 好事近·五夜不眠,有怀金月石 好事近 好事近 雨后坐北泉爱莲池上 好事近 其一 戏答 好事近 好事近 彭嫣词,为北山楼主人作 好事近 好事近 尝点东坡桔乐汤作 好事近 贺引之新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水投水 娥翠 巴山越岭 梨云梦 翻来覆去 岂有此理 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友金昆 谄目 儿字旁的字 云程发轫 包含皎的词语有哪些 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志坚行苦 殳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