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23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
杨万里 〔宋代〕
屏山十论抉圣心,甘老十论刮古今。
古今刮得都见髓,持献玉工逢刖趾。
玉皇左相华阳封,上与阿旦双周公。
荐渠金门可登仕,金门送渠外台试。
渠侬掉头不肯行,有雪可钓月可耕。
恩山紫蕨椽来大,恩江白鱼船样个。
绿蓑青箬霞上卧,不知毕逋明视东西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张仲寅的“甘老堂”所感受到的深厚文化底蕴。诗中提到“屏山”和“甘老”,这是指代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圣贤之道与修身养性。古今之学都能领悟到精髓,真理的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人生活的思考。最终,他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安宁。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蕴含哲理和人生感悟。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当时社会文人追求理想和修身养性的风潮。张仲寅的“甘老堂”作为一个文化聚集地,成为文人交流思想和修身养性的场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今文化的深刻理解。开篇提到的“屏山十论”和“甘老十论”可以理解为对文化传承与自我修养的重视。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如“雪”和“月”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仿佛在呼唤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在对比古今的过程中,诗人不仅赞美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也提醒当代人应更好地理解和融会贯通古今文化。最后,诗中提到的“绿蓑青箬”则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甘老堂”象征什么?
a) 仕途
b) 文化与修身养性
c) 战争
d) 商业
诗中“有雪可钓月可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世俗的向往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d) 对名利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