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4:38
乱离拣得一枝栖,得路争知却是迷。
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作汉征西。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偶然找到一处栖息之地,却不知这条路最终是迷失的。假若曹操能够遇上诸葛亮,晚年时他或许会成为汉朝的征西大将。
该诗涉及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曹操与诸葛亮。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诸葛亮则是蜀汉的重要谋士。两者之间的对比,表明了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英才的遭遇与选择有时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陈普,字子美,号梦明,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与当时的社会风貌,风格清新。
《咏史下·荀彧》是陈普在历史背景下对荀彧这一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开头的“乱离拣得一枝栖”,给人一种在动荡中寻求安宁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最混乱的时期,也有偶然的机遇和选择。然而,接下来的“得路争知却是迷”,又将这种寻求安宁的希望打碎,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不确定。
诗中提到的曹操与诸葛亮,作为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象征着不同的政治理想与斗争策略。曹操的雄图伟业与诸葛亮的智谋相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作者通过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也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和历史因果关系的深思。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沉的,既有对历史人物的钦佩,又有对历史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责任感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诗中“乱离”指的是:
A. 安静
B. 混乱
C. 和谐
D. 宁静
“得路争知却是迷”中的“迷”意指:
A. 清晰
B. 迷失
C. 明白
D. 方向
诗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是:
A. 刘备与关羽
B. 曹操与诸葛亮
C. 诸葛亮与司马懿
D. 孙权与曹操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