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46:18
万岁黄金欲散时,柯亭风笛尚堪吹。
一时谋卓人无数,不遣中郎一个知。
在万岁黄金即将散尽之际,柯亭的风笛仍然可以吹奏。
当时卓越谋略的人无数,却没有一个中郎能够知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谋卓人无数”可理解为历史上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谋士,而“中郎”在这里可能暗指蔡邕本人,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普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以历史题材为主,风格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借古抒怀,回顾历史人物的才能与智慧,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与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万岁黄金欲散时”的场景,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开篇的“万岁黄金”暗示着繁华的即将结束,象征着社会的变迁与权力的兴衰。在这样的背景下,柯亭的风笛声声入耳,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诗人接着提到“谋卓人无数”,表达对历史上那些杰出谋士的赞美,即便在当时这样的卓越人才层出不穷,仍然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孤独,因为“中郎一个知”暗示着即使有再多的才俊,也难以真正理解历史的深意。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万岁黄金”指的是什么?
A. 长寿与富贵
B. 繁华与权力
C. 个人成就
“柯亭风笛尚堪吹”中的“风笛”象征着什么?
A. 樱花
B. 音乐与美好
C. 竞争与斗争
诗中提到的“中郎”是谁的代称?
A. 诗人自己
B. 历史上的一个人物
C. 现代年轻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普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虽然都是描绘历史与情感,但前者更加注重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反省,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的情感表达。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反映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