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19
赠益府裴录事
——卢照邻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时光匆匆,岁月渐渐消逝,远远望去只见烟雾弥漫。
我长歌欲与酒相对,危坐之中却停下了琴弦。
停下琴弦,像霜露般的惆怅,举杯对酒,怀念旧友。
早晨看着天上的桂花月亮,晚上听见鸿雁飞过。
这些鸿雁何时才能归来,桂花的晚景也难以再攀。
浮云映照着丹色的山谷,明月照满了青翠的山。
青山的云路深邃,丹谷的月光洒临。
心中的忧愁愈发积累,空让星星的白发逐渐侵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5年-约 684年),字孟明,号子华,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和古风,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卢照邻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与思想。
《赠益府裴录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怀之作,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以“忽忽岁云暮”引入,隐喻时间的流逝,接着通过风烟描绘一种恍惚的感觉,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化。随着长歌与饮酒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停弦象征着心情的沉重与对往昔的追忆。
后面的意象如“桂蟾”和“鸿雁”,不仅是自然的描绘,也寄托着诗人对友人归来与团圆的渴望。最后几句“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则展现了一幅美丽宁静的山水画,似乎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结尾“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则点明了离愁别绪的主题,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突出了孤独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友人思念
C. 人生哲理
“鸿度何时还”中“鸿”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鸿雁
C. 山
诗中用什么象征了离愁别绪?
A. 青山
B. 浮云
C. 星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