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6:16
摸鱼儿 夫子久客袁浦,赋此寄之。
对闲庭翠深春老,纱窗轻报寒暖。
天涯总有多情月,怎照个侬幽怨。
云一片。又耐听潇潇细雨传更箭。
画罗团扇。且谩扑流萤,休寻舞蝶,只恐晚晴变。
消疑处。谁把珠帘半卷,愁痕惟许蕉见。
东风不解春无主,犹向碧荷零乱。
人自远。写尺素遥遥那倩南来雁。
银河隔岸。问万里姮娥,可曾留影,照彻寸肠断。
在这幽静的庭院中,春天已渐渐消逝,窗帘轻轻传来寒暖的消息。
天涯何处都有那多情的月亮,怎能照亮我心中的幽怨?
云朵在空中飘浮,听那潇潇细雨传递着更深的情思。
我手持画扇,随意扑打流萤,暂时不去寻找舞动的蝴蝶,只怕晚晴的天气会突然变幻。
在我消磨疑虑的地方,谁把珠帘半卷,愁苦的痕迹只有蕉树能看见。
东风不懂春天无主,仍然向那碧绿的荷花飘荡。
人已远去,写下的书信遥遥寄向那美丽的南来雁。
银河在岸边隔开,我想问那遥远的嫦娥,你可曾留下影子,照亮我这寸断的心肠。
作者介绍:苏穆,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描绘离愁别绪,风格细腻柔美,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穆与友人久别重逢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细腻。
《摸鱼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无常的感慨。诗中“闲庭翠深春老”一句,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庭院,春天已渐渐消逝,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接下来,诗人以“纱窗轻报寒暖”引入了温暖与寒冷的对比,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在“天涯总有多情月,怎照个侬幽怨”中,诗人借助月亮的多情,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月亮作为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既是思念的寄托,也是情感的共鸣。
随着诗意的发展,“潇潇细雨”与“画罗团扇”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细腻而又清新的意境中,流萤与舞蝶的对比又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此时,诗人开始表现出对春天无主的愁苦,进而提到“人自远”,写信寄情于南来雁,反映出一种遥不可及的思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以“问万里姮娥,可曾留影,照彻寸肠断”收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对失去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与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多情月”指的是什么?
“纱窗轻报寒暖”中的“寒暖”指代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倩南来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