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寄太原李相公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寄太原李相公》

时间: 2025-04-29 19:26:57

诗句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

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6:57

原文展示

驿路崎岖泥雪寒,
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
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
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
不怕旌旄试觅看。

白话文翻译

这条驿路崎岖不平,泥泞和冰雪使人感到寒冷,我想要坐上肩舆,却只能长叹一声。眼前的风景中看不到桃花的影子,只有尘土留在了杏叶的鞍上。失去了坐骑独自归去,实在是非常不容易,脱下马鞍赠送给我,岂不是太过困难?并州的好马应该有很多,我并不怕去试着寻找它们。

注释

  • 驿路:指官道、驿站的道路。
  • 篮舆:一种古代的轿子。
  • 桃花骑:形容骑马时的春景,桃花盛开时的美丽。
  • 尘土:这里指路尘,形容道路的艰难。
  • 丧乘:失去坐骑。
  • 脱骖:指的是卸下马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心民生的题材而著称。他的诗歌涉及广泛,尤其擅长写景抒情和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白居易出使途中,因骑马去世而改为乘肩舆归长安,表达了他在艰难旅途中的感慨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难与惆怅。开头两句直接表达了道路的艰苦与寒冷,驿路的崎岖和泥雪的影响令人感到无奈。接着,诗人欲乘肩舆却只能叹息,显示出他对过去骑马出行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不满。接下来的“风光不见桃花骑”,不仅体现了春天的美好,更是对当前境遇的强烈对比,令人感到失落与悲伤。

在“丧乘独归殊不易”中,诗人感慨失去坐骑的孤独与无助,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感。最后两句则转向希望,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作者用“并州好马应无数”来表达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旅途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一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驿路崎岖泥雪寒:描绘了行路的艰难,突出环境的恶劣。
  2. 欲登篮舆一长叹:表达了诗人对乘坐肩舆的渴望与无奈。
  3. 风光不见桃花骑:对比旅途中的美好期待与现实的失落。
  4. 尘土空留杏叶鞍: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已不复存在。
  5. 丧乘独归殊不易:强调失去马匹后的孤独与困难。
  6. 脱骖相赠岂为难:对友人的关怀,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7. 并州好马应无数: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8. 不怕旌旄试觅看:展现出诗人乐观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驿路崎岖,泥雪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桃花骑”隐喻美好时光,反衬出现实的艰难。
  • 拟人:尘土“空留”,赋予了无生命的尘土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艰难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驿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
  • 桃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 尘土:象征困境与过去的遗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的是什么? A. 马车
    B. 轿子
    C. 船

  2. 诗人失去坐骑后,感到怎样的情绪? A. 开心
    B. 失落
    C. 生气

  3. 诗中提到的“并州”是指哪个地区? A. 河北
    B. 山西
    C. 陕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杜甫的《登高》都表现了对人生苦楚的感慨,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的感受,杜甫则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动荡,二者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白居易传》

相关查询

鹊踏枝 其八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七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六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五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四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写赠迟园大师 鹊踏枝四首 其四 鹊踏枝四首 其三 鹊踏枝四首 其二 鹊踏枝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攘袂扼腕 貂裘换酒 建之底的字 偷鸡戏狗 昌化石 星霜荏苒 骄暴 面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批准书 唆摆 烟雾腾天 窒隙蹈瑕 包含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