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3:09
白居易《予与微之老而无子发于言叹著在诗篇今年冬各有一子…嘲》
常忧到老都无子,何况新生又是儿。 阴德自然宜有庆,皇天可得道无知。 一园水竹今为主,百卷文章更付谁。 莫虑鹓雏无浴处,即应重入凤凰池。 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 一珠甚小还惭蚌,八子虽多不羡鸦。 秋月晚生丹桂实,春风新长紫兰芽。 持杯祝愿无他语,慎勿顽愚似汝爷。
我常常忧虑到老了没有子女,何况今年新生的孩子也是儿子。阴德自然该有庆贺,皇天的安排即使不被世人所知。现在一园的水竹成了主人,百卷的文章又该由谁来继承?别担心鹓雏没有浴处,应该重入凤凰池。五十八岁的我才有后嗣,静思之下既令人喜悦又令人感慨。一颗珍珠虽小,却让蚌壳感到惭愧,八个孩子虽然多,却不让我羡慕乌鸦。秋天的月亮晚生丹桂的果实,春风中新长的紫兰芽。举杯祝愿,没有其他话语,切莫像你爷爷那样愚笨。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关注民生的主题,深受大众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家庭和子女的感慨。他在此诗中表达了对无子之忧的思考,以及对于自身成就的反思。
这首诗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无子之忧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家庭的感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竹”、“凤凰池”等,体现了自然与人事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同时,诗中对比了拥有和缺失之间的感受,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在情感上,诗人既有喜悦也有忧虑,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最后两句,带有祝愿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强了诗的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秋月晚生丹桂实”),对仗(如“喜亦堪嗟”),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及对家庭责任的探索,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往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家庭观念?
a) 孤独终老
b) 子女多多益善
c) 对家庭的无所谓
诗中“鹓雏无浴处”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后代的担忧
b) 对环境的惋惜
c) 对未来的希望
诗的最后一句“慎勿顽愚似汝爷”是对谁的告诫?
a) 自己
b) 孩子
c)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白居易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对家庭的思考,但白居易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侧重社会的责任与历史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