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9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月亮升起,鸟儿都归巢了,我独自坐在空旷的树林里。此时内心宁静,可以弹奏我的素琴。琴声清脆悦耳,恬静而淡泊,正如我的心境。心中积累着和平的气息,琴声应是最初的和谐音。琴声余响,周围的动静都消失了,曲子结束,深秋的夜晚愈显幽深。正如琴声感动了天地的变化,整个世界变得清幽沉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而著称,常关注民生,倡导简洁明了的表达风格。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清夜琴兴》写于白居易晚年,表达了他在宁静的夜晚,弹琴时所产生的心境与感受。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平和,反映了他对人生、音乐的深刻思考。
《清夜琴兴》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诗的开头以“月出鸟栖尽”引入,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鸟儿归巢让人感受到夜的降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弹奏素琴,表达了他对单纯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琴声的清泠与人心的恬淡相联系,表现了音乐与内心的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入了自然与音乐的结合,夜晚的深邃与琴声的悠扬交织,使得诗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听觉上的享受。最后以“天地清沉沉”作结,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时间的思考,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清夜琴兴》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弹琴时的心境,借助自然与音乐的结合,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简单、宁静生活的哲学。
诗中提到的“素琴”指的是什么?
A. 古琴
B. 简单的乐器
C. 现代乐器
D. 钢琴
诗中提到的“心积和平气”意指?
A. 心中充满怒气
B. 心境宁静和谐
C. 心情烦躁
D. 心中充满忧虑
“响馀群动息”的意思是什么?
A. 琴声余响,周围的动静都停止
B. 琴声太大,周围都在喧闹
C. 琴声让人感到不安
D. 琴声无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