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湖 其三

《东湖 其三》

时间: 2025-07-31 20:45:09

诗句

林梢乍过黄梅雨,湖面闲来白昼风。

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45:09

原文展示:

林梢乍过黄梅雨,湖面闲来白昼风。
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

白话文翻译:

在林梢上,刚刚落下的黄梅季节的雨水,湖面上轻风送来白天的宁静。六月份的游人不会感到炎热,仿佛置身于水晶宫殿之中。

注释:

  • 林梢:树木的顶部。
  • 乍过:刚刚经过,表示时间的短暂和突发。
  • 黄梅雨:指的是中国南方黄梅季节的梅雨,通常是湿润的天气。
  • 湖面闲来:湖面上轻柔的风,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恍惊:恍惚间感到惊奇。
  • 水晶宫:象征着洁净、明亮的场所,通常用以比喻美丽的环境。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水晶宫”并非具体的历史典故,而是常用于形容如梦如幻的美丽场景,给人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可能暗指《西游记》中的水晶宫,象征理想和美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迪,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宋代诗人的清新婉约风格。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梅季节,诗人目睹湖光山色,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因此记录下这一刻的感受,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东湖 其三》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黄梅雨过后东湖的宁静景象。首句“林梢乍过黄梅雨”,引入了环境的变化,表达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氛围。接着“湖面闲来白昼风”则进一步展现了湖面上轻柔的风,给人一种闲适而安逸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停滞,令人放松身心。最后两句“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通过对比游人的感受与炎热的季节,强调了湖区的凉爽与舒适,表现出自然环境的神奇与美好,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水晶宫。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轻松愉悦,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那种清雅恬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林梢乍过黄梅雨”:描绘了黄梅季节的雨水刚刚降临,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 “湖面闲来白昼风”:湖面上轻风徐徐,带来一份宁静的氛围。
    • “六月游人不知暑”:在这样的环境中,游人似乎忘记了夏季的炎热。
    • “恍惊身在水晶宫”:令人感到如梦似幻,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水晶宫殿。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水晶宫”,象征着清澈和美丽。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湖面和风似乎在与人互动。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一面。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代表着轻松与舒适。
  • :暗示着生机与新鲜。
  • 水晶宫:象征着美好和梦幻的境界,体现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林梢乍过的是什么雨? A. 黄梅雨
    B. 秋雨
    C. 春雨

  2. 游人在六月感受到什么? A. 冷
    B. 暑
    C. 不知暑

  3. 水晶宫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美丽的环境
    C. 破旧的地方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庐山谣》、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之美。
  • 诗词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林迪的婉约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多表现壮阔景象,后者则注重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宋代文人生活与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安国送茶 送舜臣抚干表兄赴部 展省龙塘有作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初食荔枝 访罗孟弼竹园 自西园登山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 腊后一日寻梅东门外马上遇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烂额焦头 顾唤 灵效 咫尺威颜 包含动的成语 万丈高楼平地起 包含饭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攒的成语 见字旁的字 竹巷 歹字旁的字 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看金面看佛面 一种 欢喜若狂 救偏补弊 麻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