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海西庵访梁节庵师读书处

《九日海西庵访梁节庵师读书处》

时间: 2025-05-07 16:45:05

诗句

孤臣泪蚀一方苔,阶下海棠今不开。

映日窗光穿几榻,藏山诗笔拂尘埃。

读书肯负当年意,换世馀供后死哀。

出倚天风接汹涌,还容片石作西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5:05

原文展示:

孤臣泪蚀一方苔,阶下海棠今不开。
映日窗光穿几榻,藏山诗笔拂尘埃。
读书肯负当年意,换世馀供后死哀。
出倚天风接汹涌,还容片石作西台。

白话文翻译:

孤独的臣子泪水浸润了这方青苔,门阶下的海棠花如今却不再开。
阳光照耀下,窗前的光影穿越几张书榻,藏在山中的诗笔轻轻拂去尘埃。
读书的志向岂能辜负当年的理想,换取世间的荣华富贵只为后来的哀叹。
走出门外,迎着天风感受汹涌的波涛,难道还会容许一块石头作为西台?

注释:

  • 孤臣:指孤独的臣子,表明其处境的孤立。
  • 泪蚀:泪水侵蚀,形容悲伤的程度。
  • 一方苔:指一块青苔,象征着孤独和荒凉。
  • 海棠:一种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 映日窗光:阳光照射在窗前的光影。
  • 藏山:指隐居于山中的地方。
  • 诗笔:用来写诗的笔,象征着诗人的创作。
  • 肯负:不愿辜负。
  • 换世馀供:换取世间的荣华富贵。
  • 倚天风:指高昂的天风,象征强烈的外界压力。
  • 片石作西台:象征着简陋和低微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曾寿(约1645-1718),字仲明,号涵江,清代诗人,曾任官职,因政治原因多次贬谪,晚年隐居。他的诗风深受唐诗影响,情感细腻,善于抒发个人的孤独与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时期。政治的失意和个人的孤独感使他在诗中表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伤。首句“孤臣泪蚀一方苔”,以“泪”字引入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愁苦和孤独。而“阶下海棠今不开”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凋零,反映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接下来的“映日窗光穿几榻”描绘了静谧而沉重的读书氛围,窗外的明亮与书房的幽暗形成对比,恰如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读书肯负当年意,换世馀供后死哀”一句,诗人揭示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反思自己是否辜负了当年的志向。此处表达出一种对世俗荣华的厌倦与对真实理想的追求。最后两句“出倚天风接汹涌,还容片石作西台”,则将诗人的悲哀与对未来的无奈结合,象征着他对外界压力的敏感与内心的坚韧。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臣泪蚀一方苔:孤独的臣子因悲伤而泪水浸润了青苔,表现出孤独与悲伤的情感。
  2. 阶下海棠今不开:门阶下的海棠花未能开放,象征着希望的破灭。
  3. 映日窗光穿几榻: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几张书榻上,营造出静谧的读书环境。
  4. 藏山诗笔拂尘埃:隐居于山中的诗人,写作的笔轻轻拂去尘埃,象征着对创作的珍视。
  5. 读书肯负当年意:读书的志向不应辜负当年的理想,反映了对理想的执着。
  6. 换世馀供后死哀:追求世俗的名利,最终只为后来的哀叹,表达对荣华富贵的无奈。
  7. 出倚天风接汹涌:走出门外,迎接强烈的天风,感受到外界的压力。
  8. 还容片石作西台:质疑是否能容忍一块石头作为自己的舞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臣泪蚀”,将泪水比作侵蚀的力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映日窗光”和“藏山诗笔”,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海棠今不开”,赋予海棠以情感,增强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诗中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海棠:象征美好与希望的破灭。
  • 窗光:象征内心的光明与外界的黑暗对比。
  • 诗笔:象征创作与理想的坚持。
  • 天风:象征外部压力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臣”指的是: A. 具有权势的人
    B. 孤独的臣子
    C. 诗人的朋友
    D. 自由的文人

  2. “阶下海棠今不开”中的“海棠”象征: A. 荣华富贵
    B. 美好与希望
    C. 失落与孤独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人反思“读书肯负当年意”主要是想表达: A. 对读书的厌倦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世俗的向往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表现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山水意象展现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 陶渊明《归园田居》:强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曾寿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

相关查询

题李半村晒蓑台 题筠州赵县丞寒谷 题江心寺 题慧二梅图 题侯侣之九歌图 题何仙姑旧居 题丁少瞻林园 题钓台 题淡岩 题单丙文画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罪应万死 鬥字旁的字 默转潜移 釒字旁的字 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蓄锐养精 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选练 舔唇咂嘴 矢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有负众望 隹字旁的字 云幕 到结尾的成语 乨缘 劳形苦心 牒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