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2:45
曳曳溶溶绕翠微,
朝朝暮暮满山飞。
于今待汝为霖雨,
莫向山中变白衣。
这首诗描绘了缭绕在山间的云雾,清晨和黄昏时分,云雾在山中弥漫不息。如今我期待你能带来甘霖,但不要在这山中化作白衣(隐喻死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衣”在古代文化中常常与死亡相关联,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
作者介绍:
李时亮,字若愚,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特定的时刻,可能是在山中游览时,诗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因而作此诗以寄情于山水。
《飞云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以云雾为核心意象,展现了山的神秘与变幻。诗人通过“曳曳溶溶”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雾在山间轻柔游动的美丽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接着“朝朝暮暮满山飞”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转而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于今待汝为霖雨,莫向山中变白衣”,期待云雾带来滋润的雨水,同时又隐含了对死亡的警惕与不安。诗人通过“白衣”的象征,传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知,表现出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哲理的深度,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情感。李时亮的诗风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清新自然而又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自然的美与生命的脆弱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曳曳溶溶”形容的是( )。
A. 山的高大
B. 云雾的轻柔
C. 雨水的滋润
“白衣”在诗中象征的是( )。
A. 生命
B. 死亡
C. 自然
诗人期待云雾化作什么?
A. 细雨
B. 阳光
C. 雪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时亮的《飞云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水自然的美,但李时亮更强调了云雾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山水的宁静与孤独。两者在意象表达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