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08
作者: 李时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崖高瞰白云溪,
洞穴通天路崄巇。
雨未作霖天下旱,
玉龙蟠此少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高崖之上俯瞰着白云在溪水中流淌,山洞通向天际,路途崎岖。尽管天上没有降雨,旱灾肆虐,但在这隐秘的地方,玉龙山蜿蜒盘旋,鲜有人知晓。
“玉龙”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美丽、神秘和高贵的事物。诗中提到的“雨未作霖”暗示着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的渺小,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气候变化的敏感。
作者介绍: 李时亮,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时亮游历桂林时,受独特的自然景观启发,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旱灾困境。
《临桂白云洞》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诗的开头以“崖高瞰白云溪”引入,描绘出诗人高高在上的视角,仿佛置身于云雾之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诗人用“洞穴通天路崄巇”描绘了隐秘的山洞与崎岖的道路,暗示了探索自然的艰辛与乐趣。诗中对雨水的期待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渴望,赋予了这幅自然画卷深刻的情感内涵。“玉龙蟠此少人知”这一句,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片人迹罕至之地的珍视与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高崖、山洞和旱灾,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云溪”指的是什么?
诗中“雨未作霖”是什么意思?
“玉龙蟠此少人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时亮的《临桂白云洞》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宁静的氛围,而李时亮的诗则更强调险峻的探险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表达和意境构建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