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52
宝髻三三夜,兰襟九九辰。
盛时梳裹一番新。
只恐仙风吹去掌中身。
绣被焚香懒,春镫梦里频。
十三模样惯含嚬。
不及猧奴犹得暂时亲。
在宝髻的夜晚,兰色的襟带在时辰里交错。
盛装时梳理新发,唯恐那仙风轻轻拂去我掌中的身影。
绣被上焚香懒懒地,春夜梦中频频回忆。
十三岁的模样习惯了含着愁眉。
比不上猧奴那样,至少还有些许的亲近。
胡薇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反思。她的诗风清丽,语言优美,常常融入细腻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对自身美丽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
《南歌子 同余吾太史题美人册子》是一首描写女性美丽与情感的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形象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宝髻三三夜”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美丽的意象,暗示着女性的娇美与青春。接着,诗人以“兰襟九九辰”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优雅与高贵。
诗中提到“只恐仙风吹去掌中身”,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惧怕,也折射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绣被焚香懒,春镫梦里频”描绘了一幅春夜的梦幻景象,营造出一种既慵懒又充满思念的氛围。
而最后两句“十三模样惯含嚬,不及猧奴犹得暂时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惋惜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爱情和美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爱情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宝髻三三夜”中的“三三”指的是:
A. 三个夜晚
B. 三次的夜晚
C. 三十个夜晚
D. 三百个夜晚
诗中提到的“猧奴”是指:
A. 一种动物
B. 古代的歌舞伎
C. 一种美食
D. 一处风景
诗中反映了对什么的惧怕?
A. 对未来的渴望
B. 对美好时光的惧怕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亲情的失去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胡薇元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