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55:29
《书堂遇雨》
风叠云成片,沟搓水作层。
湿书移案避,添砚就檐承。
瓦击声疑雹,窗低暗欲灯。
须臾西漏日,晴意慢腾腾。
风把云叠成片,沟渠里水波层层涌动。
湿润的书籍被移到案桌上避雨,砚台也在屋檐下接受雨水。
屋顶的雨点敲打着,像是冰雹,窗子低下显得昏暗,似乎需要点灯。
片刻之间,西边的太阳就要落下,晴朗的意境慢慢显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瓦击声疑雹”可以引申为自然界中雨声和冰雹声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敏感。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天,诗人身处书堂,因雨而生的情感和思绪成为诗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天气变化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
《书堂遇雨》是华岳的一首描写雨天生活的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书堂中遇雨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开头两句“风叠云成片,沟搓水作层”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雨天的景象,风吹动云层,水在沟渠中翻滚,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接下来的“湿书移案避,添砚就檐承”则流露出诗人对书籍的珍视与对雨水的无奈,生动地表现了雨水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瓦击声疑雹,窗低暗欲灯”则通过声与光的对比,增强了气氛的紧迫感和沉闷感。雨水敲打瓦片的声音,令人不禁联想到冰雹的猛烈,窗外的昏暗让人感到一丝压抑。最终“须臾西漏日,晴意慢腾腾”则展现了诗人对晴天的期待与向往,表达了在阴雨绵绵后,阳光终将透出,带来希望与温暖。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也有对生活的哲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在雨天中的孤独与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表达了对晴朗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湿书移案避”指的是什么?
A. 移动书籍避雨
B. 书籍被风吹走
C. 书籍被水淹没
D. 书籍被人拿走
诗中提到的“瓦击声疑雹”是形容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雷声
D. 书声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晴意”意味着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回忆
C. 现在的烦恼
D. 夜晚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夜泊牛渚怀古》聚焦于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而《春夜喜雨》则表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