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4:51
鹊桥仙(寿徐伯熙察院)
作者: 辛弃疾
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曾把经纶少试。
看看有诏日边来,便入侍明光殿里。
东君未老,花明柳媚,且引玉尘沈醉。
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徐伯熙的祝寿,表达了对其风采与成就的赞美。诗中提到徐伯熙的地位和能力,暗示他曾经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看到皇帝的诏书传来,徐伯熙便进入光辉的殿堂中侍奉。春天仍在,花儿盛开,柳树摇曳,令人陶醉。愿从今天开始,将这三万六千场的欢聚时光重新开始计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明光殿”可能源自古代对皇宫的称呼,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东君”作为春天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索。
作者介绍:
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他的作品多涉及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借此祝寿之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鹊桥仙》以祝寿为主题,展现了对徐伯熙的由衷敬意与深情祝福。开篇通过“豸冠风采,绣衣声价”描绘了徐伯熙的卓越与风范,展现了他在仕途上的成就。接着提到“看看有诏日边来”,将皇帝的召见与徐伯熙的地位相结合,突显了其受重视的程度。同时,诗中频繁提及春天的意象,表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美好与繁荣。最后一句“好将三万六千场,自今日从头数起”不仅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也蕴含了对人生时光流逝的哲学思考。这首词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祝寿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三万六千场”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且引玉尘沈醉”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前者豪放激昂,后者则柔美细腻。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方式和情感基调各异。辛弃疾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细腻的生活体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