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4:40
寄会稽仲休山人
作者: 潘阆 〔宋代〕
近携琴鹤游东越,曾接谈谐气味深。
佛意已知师达了,儒书却为俗披寻。
稽山有雪寒凝骨,鉴水无风冷彻心。
别后相思向谁说,只应霜鬓暗相侵。
我最近带着琴和鹤游玩东越,曾经与你相谈甚欢,彼此的气味深厚。
佛理我已经领悟,师父也已教导明白,而儒家的书籍却只是为了世俗的追求。
稽山上有雪,寒冷得让人骨头发凉;鉴水没有风,冷彻心扉。
分别之后的思念,我向谁倾诉呢?只能在霜鬓的侵染中默默承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阆,字子美,号云溪,生于宋代,因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高雅,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潘阆游访东越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佛教和儒家思想的思考,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中对哲理和情感的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开头几句中,诗人提到携带琴鹤游玩东越,暗示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接着,诗人对佛理与儒书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暗示了他对世俗的认知与反思。
在“稽山有雪寒凝骨,鉴水无风冷彻心”两句中,诗人运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寒冷,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只应霜鬓暗相侵”,更是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诗人对友人无法倾诉的忧愁和对时光的无情感慨。
整体来看,诗中融合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潘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流露出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越”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霜鬓”意味着什么?
诗人对佛教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寄会稽仲休山人》的丰富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