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9:13
再游惠山
山色炤西津,重来不出旬。
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
泉水寒如昨,松花晚作春。
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的美丽山景。山色在西边的水津边显得格外明亮,我再次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又过了十天。虽然我说喜欢云雾缭绕的山石,其实只想远离尘世的喧嚣。泉水依然寒冷如昨,松花在晚春才开始绽放。九龙安静地卧着,别去攀爬它的鳞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九龙”可理解为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表示祥瑞和力量。在古代,龙常被视为神灵的象征,寓意着强大和尊贵。
作者介绍:
华善述,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根据其作品风格来看,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重游惠山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之情。惠山作为名胜古迹,自古以来便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华善述在此时重游,显得尤为有感而发。
《再游惠山》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惠山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开篇以“山色炤西津”描绘了惠山的美丽景色,山水之间的明亮与宁静引人向往。接着,诗人自述重游惠山的体验,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显示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诗中提到“虽言爱云石,只欲远风尘”,这句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他表面上说喜欢自然的美景,实际上更渴望摆脱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描写中,泉水和松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动与自然的恒常,泉水依旧寒冷,松花的绽放则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最后,“九龙俱稳卧,去去莫攀鳞”这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隐含着一种哲理:不必追求那些高不可攀的事物,反而应当欣赏生活中的小美好。整首诗以自然为题材,情感真挚,思想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借助惠山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泉水寒如昨”中“寒”字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九龙俱稳卧”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