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20
西风妒秋月,浮云重叠生。
一夕不见光,双目如失明。
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
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
秋风妒忌明亮的月光,浮云层层叠叠而生。
一夜不见月光,双眼仿佛失去了光明。
站着怕脚步匆忙折断,坐着感到秋愁满怀。
更何况那些虫鸣声,环绕着台阶发出万千的声音。
本诗虽无明确典故,但“秋月”与“百虫”均为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孤寂和忧愁。秋天是一个象征着收获与凋零的季节,月亮则常被视为思乡与团圆的象征,缺月的意象更增添了诗人的失落感。
潘阆,宋代词人,字仲明,号阆苑。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情感细腻,语言清新。潘阆的诗词往往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中秋无月》成诗于中秋时节,正值秋天的深处,月亮本应是团圆的象征,但诗人却因月缺而感到失落与孤独,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失去的惆怅。
《中秋无月》是一首充满秋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孤独的感受。全诗以“西风妒秋月”开篇,设定了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西风的妒忌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诗人的无奈。接着“浮云重叠生”描绘了层层叠叠的云朵,似乎在阻挡月光的照耀,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阻碍。诗人在“立恐疾足折,坐觉秋愁抱盈”中,表现出一种无处可去的情感,一方面站立着害怕跌倒,另一方面坐着又感到满怀愁苦,体现了心灵的挣扎。
最后一句“况当百虫苦,绕阶千万声”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虫鸣声的萦绕与孤独相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这种对比与对生活无奈的深刻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特有的情感色彩,唤起了人们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无奈与孤独,借助缺月与虫鸣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与对生活深刻的思考,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中“西风妒秋月”中的“妒”字是什么意思?
“立恐疾足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