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8:36
戚氏 己卯上巳北海镜清斋修禊分韵得师字
作者:张伯驹
燕双飞,余芳争舞去年枝。
献赋华林,引觞琼苑,忆当时。
依稀,梦都迷。
恩波空自涨龙池。
回廊暗藉尘土,夕阳垂手步行迟。
劫换红桑,云迷丹阙,一枰看惯残棋。
纵花飞不语,春晚犹在,休负佳期。
芳草绿遍天涯,烽火匝地,去去更何之。
官莺啭不关兴废,但诉离思。
望依依,槛外殿阙参差,晚树处处鹃啼。
感时涕泪,恨别心情,肠断应少人知。
怕照临流影,当年俊侣,却减丰姿。
已自薰桃染柳,怪东风又上鬓边丝。
及时好引朋欢,落花尊酒,相对前朝士。
驻翠华曾是宸游地,伤往事愁咏将离。
更莫辞消尽残卮。
看江山问又属伊谁。
镇销魂处,当筵解唱,只有师师。
燕子双双飞舞,芳香的花争相舞动在去年枝头。
我在华丽的林间作赋,举杯在琼苑中,回忆当时的情景。
依稀中,梦境已然迷糊。
恩情的波涛在龙池中空自涨起。
回廊暗淡积满尘土,夕阳斜挂,我行走得缓慢。
岁月更换了红桑,云雾迷蒙着丹阙,我习惯了看那残棋一局。
即使花儿在飞舞无言,春天虽晚却依然在,休负这佳期。
芳草绿遍天涯,烽火连绵,我该往何处去呢?
官莺啭鸣不关兴废,只诉离愁。
我望着那依依的身影,槛外的殿阙参差不齐,晚上的树木间处处传来杜鹃啼鸣。
感叹时光,涕泪满面,恨别离的心情,肠断无人知晓。
害怕照见流影,曾经的俊侣,如今却减了风采。
已经自染桃花柳绿,怨恨东风又添了鬓边的白丝。
趁着时光好,快引朋来欢聚,落花尊酒,面对曾经的士人。
驻足于翠华,曾是宸游之地,伤感往事愁吟将离。
更不要辞去消尽残酒。
看江山再问又属于谁。
在那销魂之处,当筵解唱,唯有师师陪伴。
《戚氏 己卯上巳北海镜清斋修禊分韵得师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写,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感伤与思念。诗的开头以“燕双飞”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象,紧接着通过“献赋华林,引觞琼苑,忆当时”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在这里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对师师的思念。
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愈发浓烈,“感时涕泪,恨别心情,肠断应少人知”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诗人在感叹时间流逝的同时,也对当年的俊侣产生了怀念,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花草、燕子、夕阳等,结合个人情感,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去的无奈,体现了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师师”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燕双飞”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感时涕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以上是对《戚氏 己卯上巳北海镜清斋修禊分韵得师字》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