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34
戚氏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嫩寒天。钿箫吹起凤城烟。拂柳穿花,舞台惊蝶,影翩翩。芳筵。镇留连。飘零赢得伴婵娟。紫骝乌帽轻俊,歌尘一道碍香鞯。鸾帕题句,貂裘换酒,离愁忽堕尊边。怪银屏按曲,谁写别调,搀入湘弦。示我图画清妍。仙阙缥缈,云外笑香悬。琼楼迥,雕阑枕水,翠槛骑山。有温泉,当日妃子,华清浴罢,腻染冰莲。敲残羯鼓,舞破霓裳,遗恨天上人间。往事都成梦,离宫系马,废苑鸣蝉。春冷万花深处,把红心点点付啼鹃。君看树密攒钿,波圆拭镜,黛映眉峰敛。怕隔花人比天涯远。又斜阳孤骑黔关。漫等闲,湿尽青衫。听玉骢嘶别更悽然。且兰去,也应回首,画里长安。
在这个嫩寒的天里,钿箫的声音吹起了凤城的烟雾。拂柳在花间穿梭,舞台上惊飞了美丽的蝴蝶,影子轻盈翩翩。芳香的筵席上,留连忘返。飘零的景象换来了那婵娟的陪伴。紫色的骝马轻巧俊丽,歌声里夹杂着香气,阻碍了马鞍的轻盈。鸾帕上写着的诗句,貂裘换来美酒,离愁忽然在酒杯边落下。怪银屏上播放的曲子,谁写的别调,掺入了湘江的琴声。请给我看那清丽的图画。仙阙缥缈,悬在云外的笑香。琼楼高耸,雕栏倚水,翠槛面山。有那温泉,昔日妃子在此沐浴,沾染了冰冷的莲花。敲打残羯鼓,舞破霓裳,留下了天上人间的遗恨。往事都成了梦,离宫系马,废园里蝉鸣。春寒深处,万花盛开,把红心一点一点交给啼鹃。请看那树木浓密如钿,波面圆润拭镜,黛色映衬着眉峰收敛。怕隔着花的人比天涯更远。又见斜阳孤骑黔关,漫无所事,湿透了青衫。听那玉骢马嘶鸣别离更显凄然。且兰花去,也应回首,画里是长安。
作者介绍:易顺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中描绘的春景和离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
这首《戚氏》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离愁的情怀。诗中以“嫩寒天”开篇,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恰如初春的微寒。紧接着,诗人用“钿箫吹起凤城烟”的描写,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古典而优雅的场景,音韵和景色交织在一起,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在对春日景象的描述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拂柳穿花”、“舞台惊蝶”,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芳筵”、“紫骝乌帽”等词汇则增添了宴会的欢愉气氛,传达出一种人们在春日里的欢聚与享乐。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离愁。在“离愁忽堕尊边”的意象中,酒杯旁的离愁显得既沉重又无奈,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与失落感。诗中的“往事都成梦”,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令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诗人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离愁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动人。诗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听玉骢嘶别更悽然”的描写,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离愁的哀伤,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嫩寒天”中的“嫩”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清新
C. 寒冷
D. 伤感
诗中提到的“鸾帕”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美酒
C. 一种绣帕
D. 一种花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戚氏》这首诗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