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寒

《秋寒》

时间: 2025-05-10 04:46:39

诗句

雪鬓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病看妻检药,寒遣婢梳头。

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

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6:39

原文展示

秋寒
雪鬓年颜老,霜庭景气秋。
病看妻检药,寒遣婢梳头。
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
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晚年生活,头发已白,容颜也显得苍老,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庭院里,显得格外寒冷。生病的他正在看着妻子为他抓药,寒风中叫丫鬟为妻子梳头。身外的名利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人间的琐事暂且放下。在内心的宁静中,他唯有想要学习像虚舟一样漂浮无羁。


注释

  • 雪鬓:形容头发白如雪,指年纪已大。
  • 霜庭:霜降后,庭院中的景色显得寒冷。
  • 病看:生病时看着妻子为自己准备药。
  • 寒遣:寒冷的天气里,叫丫鬟为妻子梳头。
  • 身外名何有:外在的名声和财富究竟有什么意义。
  • 人间事且休:对世俗的事物暂且放下。
  • 澹然:内心平静,安静。
  • 虚舟:比喻一种无所拘束、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

典故解析

  • 虚舟:象征一种无牵无挂的生活状态,与道教思想有关,反映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涵盖了五言、七言等多种形式,尤其擅长写田园诗和讽刺诗。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创作背景

《秋寒》写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身心疲惫、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与个人疾病之际。此时的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对世俗的名利保持一种淡淡的看法,渴望在内心寻求宁静。诗中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和老去的思考,以及对生活本质的追求。


诗歌鉴赏

《秋寒》是一首深刻的抒情诗,展现了白居易在晚年时的孤独与淡泊。诗的开头以“雪鬓年颜老”直入主题,表现出作者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感慨;接着以“霜庭景气秋”描绘了秋天的肃杀气氛,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凋零。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妻子为他抓药的细节,展现出家庭的温暖与关怀,这一幕在寒冷的秋天显得格外动人。

“身外名何有,人间事且休”一联则是诗人对名利的思考,透出一种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他认为,外在的所有成就和名声都不如内心的平静来得重要。这种思想与道教的“无为而治”理念相契合,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反思与领悟。最后,以“唯拟学虚舟”收尾,表达了他对随遇而安、无所拘束的追求,形成了全诗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鬓年颜老:头发如雪般白,面容也因年老而显得苍老。
  2. 霜庭景气秋:庭院中弥漫着秋天的寒意,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3. 病看妻检药:卧病在床,眼睁睁看着妻子为自己准备药物。
  4. 寒遣婢梳头:在寒冷的天气中,叫侍女为自己的妻子梳理头发。
  5. 身外名何有:外在的名声和财富又有什么?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6. 人间事且休:世俗的琐事暂且搁下,不必去挂怀。
  7. 澹然方寸内:内心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
  8. 唯拟学虚舟:只想要像虚舟一样,随风漂浮,无拘无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秋天的庭院,突显出生命的衰败与孤寂。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病看妻检药”和“寒遣婢梳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白发、霜庭等意象象征着衰老与秋天的无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选择了内心的平静,渴望在浮华的世界中找到一处宁静的栖息之地。这种对内心自我修养的追求,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鬓:象征衰老,反映时间的流逝。
  • 霜庭:暗示秋天的冷酷与无情。
  • :象征着身体的虚弱与无常。
  • :体现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 虚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寒》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虚舟”象征什么?

    • A. 名利
    • B. 自由
    • C. 家庭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
    • B. 名利
    • C. 生命

答案

  1. B. 白居易
  2. B. 自由
  3. C. 生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秋寒》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亲情的珍视。白居易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杜甫则在思念中流露出一种忧伤与愁苦。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白居易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 摸鱼儿 摸鱼儿 摸鱼儿 金山留云亭饯仲复抚部,酒半闻江上笛声起于乱烟衰柳间,感音而作,不自觉其辞之掩抑也。 摸鱼儿 重见 摸鱼儿 其二 摸鱼儿 送别牧稀,并柬荩生、钝子,用稼轩韵 摸鱼儿 次韵谢张古愚 摸鱼儿 怀朱锡鬯,即用锡鬯寄蘅圃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鸟惊鱼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百战百胜 舟字旁的字 念旧怜才 俛容 淡水 包含暝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不忙不暴 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坤包 儚蚛 羊字旁的字 赏典 毋字旁的字 吞牛之气 主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