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8:37
《思佳客》
蜀国夫容似锦裁。新妆约略红腮。
閒寻池上深深屋,曾斗花前滟滟杯。
莎覆径,露盈阶。双鸳何日得重来。
生憎明月圆时少,一岁犹能十二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犹如锦绣般的容貌。她的新妆略微晕红的脸颊,让人心动。闲暇时,我在池边的深屋中寻觅,曾在花前把酒对饮。小径上覆盖着莎草,露水满盈台阶。双双的鸳鸯,何时再能重聚呢?我恨那明月,总是圆时少,一年里居然能有十二次。
汪东,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风格雅致,情感真挚。
《思佳客》创作于清代,正值诗词繁荣时期。诗中展现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向往与对爱情的珍视。
《思佳客》是一首充满柔情与惆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美人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以“蜀国夫容似锦裁”引入,直接点明了美人的美丽,利用“锦裁”这一形象化的比喻,使得美人形象鲜明而生动。接着,诗人描绘了与美人相处的轻松愉快时光,酒杯在花前的映衬下,仿佛一幅生动的图画。
然而,随着“生憎明月圆时少”的出现,诗人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无奈与叹息。明月象征着团圆,圆时少则暗示着相聚的稀少,增添了诗的伤感氛围。最后一句“犹能十二回”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与爱人相聚更多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短暂岁月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与对爱情的渴望,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短暂相聚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蜀国夫容似锦裁”中的“锦裁”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是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于爱情与时光的思考各有不同的风格与表达方式,但都蕴含着对美好情感的共鸣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