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0:08
贺新郎(登玉田峰)
拄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赤县神州何处是,
但风烟杳杳迷空阔。呼不见,古人物。
碧松枝下青瑶石。举头看长空湛湛,
淡琉璃色。上界星辰多官府,
夸父忙鞭日月。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登上玉田峰时的感受:他借杖支撑着身体,站在高处俯瞰远方,看到千山隐约的轮廓,波澜壮阔的天空似乎在晃动。下方云雾弥漫,潮水般的白云在山谷中起伏,宛如喷雪一般。四周孤峰隐现,如同绝境中的孤岛。赤县神州在哪里呢?只看到风烟缭绕,空旷无际,古代的人物仿佛也无迹可寻。碧松枝下,青色的瑶石静静伫立。抬头望向长空,湛蓝而清澈,宛如淡琉璃般的色彩。上天的星辰如同官府般繁多,夸父追逐着日月,兔子飞跃,乌鸦飞走,一切都在迅速变化。宇宙浩瀚如斯,百年之间又何必争论优劣?个人的身世如同一根毫毛。
刘子寰,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是宋代重要的诗人之一。
此词创作于登临玉田峰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高山的描绘,诗人反思人生的意义,感慨宇宙的浩瀚与个人的渺小。
《贺新郎(登玉田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开篇以“拄杖凌高绝”入题,立刻将读者带入高耸的山峰之上,随着目光的延展,诗人将远处的“千山隐隐”与波澜起伏的天空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层次。此时,诗人似乎不仅在观察自然,还在进行一种心灵的探索。
在描写白云和潮水的意象时,诗人用“涌起潮头喷雪”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传达出大自然的气势与力量,令人感到一种惊叹与敬畏。接着,诗人抛出“赤县神州何处是”的疑问,表达对祖国与历史的思考,似乎在寻找一个精神的归宿。然而,随之而来的“古人物”二字,更是引人深思,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怀念,反映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碧松枝下青瑶石”的细腻描写,重新回到自然的怀抱,展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抬头望天,清澈的天空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辽阔的自由。最后,诗人以“宇宙茫茫如许大”总结,强调了个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人生意义的反思,质疑争斗的必要性,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鲜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奈,反思人生争斗的意义,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拄杖凌高绝”指的是什么状态?
“赤县神州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宇宙茫茫如许大”意味着什么?
《登高》(杜甫)与《贺新郎(登玉田峰)》都描写了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显沉重,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而刘子寰的词则显得更为洒脱,充满哲理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