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十八滩

《过十八滩》

时间: 2025-05-02 12:30:16

诗句

行行十八滩,一滩度一劫。

劫尽逢水源,平澜见明月。

踏月逾庾关,于兹是小歇。

人世多滟滪,寻常互倾灭。

我身在风涛,阅月百圆缺。

此事难重陈,重陈五情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16

原文展示:

过十八滩
作者: 湛若水 〔明代〕

行行十八滩,一滩度一劫。
劫尽逢水源,平澜见明月。
踏月逾庾关,于兹是小歇。
人世多滟滪,寻常互倾灭。
我身在风涛,阅月百圆缺。
此事难重陈,重陈五情热。

白话文翻译:

沿着江流走过十八滩,每一滩都是一次劫难。
劫难尽头终于遇上水源,波平浪静中看见明月。
踏着月光越过庾关,在这里稍作歇息。
人世间的沧桑变化,常常让彼此的情感消逝。
我身处风涛之中,经历了月圆月缺的循环。
这些事情难以再重述,重述时却又情感热烈无比。

注释:

字词注释:

  • : 流水中的沙洲或浅滩。
  • : 障碍、困厄。
  • : 遇到、遭遇。
  • 平澜: 水面平静。
  • 庾关: 地名,古时的关口。
  • 滟滪: 指波光粼粼,形容水面。
  • 倾灭: 消失、消散。
  • 风涛: 风浪,指险恶的环境。
  • 重陈: 再次叙述。
  • 五情热: 指人情的喜怒哀乐。

典故解析:

  • 庾关: 历史上著名的山关,象征着险阻与旅途的艰辛。
  • 月圆月缺: 代表人生的变化与无常,常用于抒发人生苦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湛若水,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他的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过十八滩》创作于作者旅行途中,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透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世的感慨,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过十八滩》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与人生哲理的诗。诗中“行行十八滩,一滩度一劫”开头便引人入胜,生动地刻画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每一滩如同人生中的一个障碍,意味着要经历重重考验。接着“劫尽逢水源,平澜见明月”则展现出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后,终于迎来了平静与希望的时刻,月亮的象征意义更是增添了诗的意境,令人思考生命中的光明与黑暗。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踏月逾庾关,于兹是小歇”传达出一种短暂的休憩与思索,仿佛在提醒我们人生的旅途中,不仅要迎接挑战,也要懂得停下来反思。最后几句“我身在风涛,阅月百圆缺”更加强调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风涛象征着生命的波折,而月的圆缺则暗示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整体来看,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苦乐交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更引发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湛若水深邃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行十八滩: 描述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暗示着人生的曲折。
  • 一滩度一劫: 每经过一滩,都是一次考验,象征人生的磨难。
  • 劫尽逢水源: 在经历重重困难后,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向希望的水源。
  • 平澜见明月: 水面平静,明月高悬,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明朗。
  • 踏月逾庾关: 走过庾关,借用古关隘的意象,表现旅途的艰难。
  • 于兹是小歇: 在此稍作停歇,暗示旅途的短暂安宁。
  • 人世多滟滪: 人生中充满波折与变故。
  • 寻常互倾灭: 常见的人际关系往往会因为生活的变迁而消失。
  • 我身在风涛: 自身处于风浪之中,感受到生活的动荡。
  • 阅月百圆缺: 目睹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此事难重陈: 这些经历难以再述,强调了经历的难忘。
  • 重陈五情热: 回忆往事时,情感依然炽热。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十八滩”比喻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拟人: 人世间的“滟滪”赋予了波动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 诗句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强调了经历艰难与挫折后所获得的生命智慧与哲理,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无常、情感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十八滩: 旅途中的艰难与考验。
  • 明月: 希望与光明的象征。
  • 庾关: 旅途的阻碍与挑战。
  • 风涛: 生活的动荡与不安。
  • 圆缺: 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八滩”象征着什么?
    A. 旅途的美好
    B. 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C. 休息的地方

  2. “平澜见明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无奈与绝望
    B. 希望与宁静
    C. 忧伤与怀念

  3. 诗人提到的“我身在风涛”意味着什么?
    A. 生活的安宁
    B. 人生的动荡与不安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 都描述了旅途中的感受,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情壮志,而湛若水则更注重内心的体验与哲理思考。
  • 《登高》: 杜甫的诗同样充满人生感慨,但更偏重于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悲情,湛若水则更多地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查询

玉楼春 次研究生邓小军留别原韵 玉楼春 玉楼春(文缜、倪巨济、王元衷、苏叔党宴张子实家。侍人贺全真妙绝一时) 玉楼春 其六 叠韵,谢童挥使报鹊喜 玉楼春 其四 叠韵,答费民焕 玉楼春 其一 次周美成 玉楼春 玉楼春 六月二十夜 玉楼春 有作。一月六日 玉楼春 其二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冤的词语有哪些 蹇吃 劳嘈 骊岭 祸福之门 辵字旁的字 搔头抓耳 内能 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大地大 四点底的字 三框儿的字 柴榗 五里雾 水字旁的字 东飘西泊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