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起

《早起》

时间: 2025-05-03 19:30:45

诗句

长夜厌朝眠,暾光到枕先。

家无烦老事,人爱早晴天。

研洗和冰墨,炉温隔夕烟。

惺惺平旦气,孤坐倍泠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0:45

原文展示

长夜厌朝眠,暾光到枕先。
家无烦老事,人爱早晴天。
研洗和冰墨,炉温隔夕烟。
惺惺平旦气,孤坐倍泠然。

白话文翻译

整夜厌倦了沉睡,晨光先照在枕头上。
家中无烦琐的老事,人们都喜爱早晨的晴天。
研磨冰冷的墨水,炉火的温度隔着昨晚的烟雾。
清晨的气息让人清醒,独自坐在这里倍感清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厌烦、厌倦。
  • 暾光:指晨光,光明的出现。
  • 烦老事:指繁琐的老旧事情。
  • 和冰墨:指将冰冷的墨水研磨和调和。
  • 惺惺:清醒、明白。
  • 平旦:清晨。
  • 泠然:寒冷、清冷的样子。

典故解析: 此诗无明显的典故,但“早晴天”可以联想到古代对天气的重视,尤其在农耕社会,早晨的晴天意味着好的天气和丰收的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拱乾(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早起》作于一个清晨,表达了作者对早晨宁静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琐事的淡泊。

诗歌鉴赏

《早起》是一首描绘清晨宁静氛围的诗。诗中,通过对“长夜”与“暾光”的对比,展现出作者对清晨的热爱和对夜晚沉睡的厌倦。随着晨光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气息,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诗人对家中无烦老事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研洗和冰墨”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沉浸于书写的快乐,冲淡了夕烟的余味,折射出一种生活的仪式感。最后两句“惺惺平旦气,孤坐倍泠然”,更是将清晨的气息与孤独的情感串联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思考和内心的平静。整首诗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夜厌朝眠:夜晚漫长,厌倦了沉睡,渴望晨光的到来。
  2. 暾光到枕先:晨光首先照在枕头上,暗示清晨的来临。
  3. 家无烦老事:家中没有繁琐的事情,生活简单宁静。
  4. 人爱早晴天:人们都喜爱早晨的晴天,象征希望和美好。
  5. 研洗和冰墨:在清晨研磨冰冷的墨水,展现书写的乐趣。
  6. 炉温隔夕烟:炉火的温度与昨晚的烟雾形成对比,暗示宁静和孤独。
  7. 惺惺平旦气:晨光使人清醒,感受到清晨的气息。
  8. 孤坐倍泠然:独自坐在这里,感到更加清冷,体现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长夜厌朝眠,暾光到枕先”,形成对比。
  • 意象:晨光、孤坐等意象,强化了清晨的宁静。
  • 比喻:将晨光与清醒联系,象征新的开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清晨的热爱,反映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宁静环境中思考的习惯,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夜:象征孤独与沉睡,暗示对时间流逝的叹息。
  • 晨光:代表希望、新生与清新。
  • 冰墨: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思考。
  • 炉火:暗示温暖与生活的烟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暾光”指的是什么? a) 晚霞
    b) 晨光
    c) 星光

  2. 诗人对家中“烦老事”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清冷
    c) 愤怒

答案:

  1. b) 晨光
  2. b) 厌倦
  3. b) 清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方拱乾的《早起》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在清晨的描绘上有所不同,前者偏向于宁静与思考,后者则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与自然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手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暗香 暗香 落梅 暗香·茶山探梅 暗香 暗香 暗香 暗香 延平王祠古梅,相传王时物也 暗香 咏桂 暗香 题家书后 暗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鸾照镜 包含格的成语 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植养 弋字旁的字 待贾而沽 四点底的字 黄字旁的字 解牒 雪后始知松柏操 漫澶 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野马尘埃 一字旁的字 版奏 趦趄却顾 放刁把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