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1:51
致爽轩
作者: 杜子更〔宋代〕
西邻东老总为虚,
料想君家乐有馀。
白酒黄金都是幻,
争如好客与收书。
这首诗的意思是:西边的邻居和东边的老者都追求虚幻的名利,想必你一定觉得生活乐趣多多。其实,白酒和黄金都是浮云,哪能比得上好客和广泛阅读书籍的乐趣呢?
诗中提到的“白酒”和“黄金”可以被看作是对世俗享乐和物质财富的批判,强调了心灵的充实与文化的积累更为重要。诗人在此借助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外在名利的无奈与对内在修养的追求。
杜子更,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雅与理学的时代。其诗作常以清新自然著称,关注人性与社会现象,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追求却相对匮乏的时代,杜子更通过对比的手法,试图唤起人们对内心充实的重视,反映出他对世俗繁华的冷眼与对真善美的向往。
《致爽轩》这首诗在内容上表现出一种对物质追求的否定和对精神世界的赞美。诗人通过“西邻东老”这两种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追名逐利的现象。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人们对虚幻名利的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批判。诗中提到的“白酒”和“黄金”,象征着享乐与财富,表面上看似吸引人,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幻”,即不真实、不可靠的东西。相较之下,诗人转而强调“好客与收书”,这两者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文化的积累,显示了诗人对真实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勿忘精神的滋养。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中,关注内心的成长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浮华的冷淡和对真情实感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白酒”和“黄金”分别象征什么?
诗人对“西邻东老”的看法是?
“好客与收书”代表了什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在追求精神慰藉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可以看到,尽管环境不同,古代诗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始终有着共同的探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