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27
玉壶佳处野梅发,
未减后山更襄黄。
乞取一枝淮海去,
不应春色占钱塘。
这首诗描绘了在美丽的玉壶(即山谷)中盛开的野梅,虽然它的花色没有减退,但与后山的黄梅相比依然显得清新。诗人向朋友乞求一枝梅花,希望能带到淮海去,认为这样做不会占据春天的美丽,因为春色应该属于钱塘。
胡铨,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情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写于与友人交往之际,诗人与张仲谋的友谊深厚,借乞求梅花之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玉壶佳处野梅发,未减后山更襄黄。”用意象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的图景,玉壶的清幽与后山的黄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之后的“乞取一枝淮海去”,不仅是对友人张仲谋的请求,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希望将这份自然美带到更远的地方,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一句“不应春色占钱塘”,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视,不愿因个人的贪求而占据自然的美好。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友谊。
诗中描写的“玉壶”指的是什么?
诗人乞求梅花的目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胡铨的诗在表现自然之美时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示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