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新州端老

《和新州端老》

时间: 2025-07-27 08:03:06

诗句

平生不识澥渤岛,入海要看蓬莱山。

向来同是灾荒客,今我海南君海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3:06

和新州端老

作者: 胡铨 〔宋代〕

原文展示:

平生不识澥渤岛,
入海要看蓬莱山。
向来同是灾荒客,
今我海南君海北。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从未见过澥渤岛,
想要入海得先看看蓬莱山。
我们原本都是经历灾荒的客人,
现在我在海南,而你在海北。

注释:

  • 澥渤岛: 指的是一个海岛,可能暗指某种人文地理的象征。
  • 蓬莱山: 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长生不老和理想的归宿。
  • 灾荒客: 指经历过战乱、饥荒的人,暗示生活的艰辛。
  • 海南、海北: 海南为南方的一个岛屿,而海北则指代北方的地区,表明地理上的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铨,字仲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胡铨的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流浪生活的无奈。诗中通过澥渤岛和蓬莱山的对比,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理想世界的思考。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平生不识澥渤岛”开篇,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向往。澥渤岛象征着诗人希望探索的领域,而“入海要看蓬莱山”则体现出一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向来同是灾荒客,今我海南君海北”,将诗人的身世与另一位朋友的处境进行了对比,突显了无论身在何处,大家都曾经历过苦难与动荡。此句中“灾荒客”一词更是浓缩了时代的苦痛,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敏感与关怀。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悲凉与希望交织的状态,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比与联想,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不识澥渤岛”:表明诗人一生未曾踏足此地,暗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2. “入海要看蓬莱山”: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蓬莱山作为理想的象征。
  3. “向来同是灾荒客”:揭示历史的苦痛,彼此的相同经历使人产生共鸣。
  4. “今我海南君海北”:地理上的距离象征着情感的疏离,表达离别之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澥渤岛与蓬莱山进行对比,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澥渤岛与蓬莱山不仅是地理名词,更是理想与梦幻的象征。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澥渤岛:象征未知的探索与梦想。
  • 蓬莱山:象征理想的归宿与长生的愿望。
  • 灾荒客:象征历史的苦痛与人们的共同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澥渤岛”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归宿
    • B. 未知的探索
    • C. 现实的苦痛
      答案: B
  2. “蓬莱山”在诗中代表了什么?

    • A. 现实的痛苦
    • B. 追求的理想
    • C. 朋友的距离
      答案: B
  3. 诗人通过对比“海南”和“海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人际关系的疏离感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胡铨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对故乡思念的表达上各有特色,胡铨更注重社会历史背景,而李白则多了一份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自然的融入。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了解诗人的风格。
  • 《古诗词鉴赏》:分析诗歌的技巧与艺术特点的书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枕峰寺怀舅氏有作 城上谣 雁来红 游卧龙谷 李将军画马用班彦功韵 无题 其三 丙午春京城围解口号 小园落成自题 其五 芥舟 自涟漪寄薛绍彭 过太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外祖 无妨 熟羊胛 一拍一吻缝 黄锺毁弃 户字头的字 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搬弄是非 隔岸观火 排忧解难 爻字旁的字 青苔巷 包含兼的成语 娉娉袅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