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5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4:09
孤城雨脚暮云平,不觉鱼龙自满庭。
托命已甘同木偶,置身端亦似羸瓶。
浮家却羡鸱夷子,弄月常忧太白星。
当日乘槎便仙去,故人应罪曲江灵。
在孤独的城市中,雨丝随暮云而落,庭院里不知不觉已满是鱼龙。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他人,甘愿做个木偶,身处此地却像个瘦弱的瓶子。漂泊在外却羡慕鸱夷子,弄月时常忧虑太白星的光辉。那天乘着木筏早已成仙,故人们却在曲江怀念他,似乎还在受着惩罚。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常通过个人经历反映社会现实。
《记建安大水》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诗人可能经历了自然灾害,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的“孤城雨脚”即构筑了一个孤独而阴郁的氛围,紧接着“鱼龙自满庭”则揭示了生活的繁杂与无奈。诗人以“托命已甘同木偶”自嘲,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力感,似乎是对过往生活的反思。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转向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出对“鸱夷子”的羡慕与追求自由的心情。最后以“乘槎便仙去”结束,既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遗憾。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艺术才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在动荡时代中对于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诗中“孤城雨脚”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繁华的城市
B. 孤独而阴郁的城市
C. 宁静的乡村
“托命已甘同木偶”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感受?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命运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乘槎便仙去”隐喻了什么?
A. 过去的轻松生活
B. 未来的忧虑
C. 对朋友的怀念
对比韩元吉的《记建安大水》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洒脱,而韩元吉则体现了更多的无奈与忧愁。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