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8:15
隐隐遥分树色,萧萧似听风声。
何处江倾海堕,隔山雾白烟明。
隐约间,远处的树影似乎分开了,微风中传来萧萧的声音。
不知道在何处,江水倾泻入海,朦胧的山间雾气中,白烟袅袅升起,显得格外明亮。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雨后日出的景象中创作而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
《题日出雨脚图二首》通过描绘雨后日出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隐隐遥分树色”,用“隐隐”二字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在描绘雨后清晨,远处树影交错,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萧萧似听风声”则通过听觉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诗人将视觉与听觉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风拂过树叶的细微声音。
而后半部分“何处江倾海堕”,则将视线转向远方的江水与大海,展现出一种广阔的景象,仿佛在思考自然的无穷尽。最后一句“隔山雾白烟明”通过对比,描绘出雾气与阳光交织的美丽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日出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萧萧似听风声”是指什么?
“何处江倾海堕”中的“倾”字意为?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增强了诗的动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