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3:29
沁园春 珠穆拉玛峰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万里云山,一片银涛,多是雪封。
认玉苍苍里,擎天柱石,白茫茫底,大地蒙茸。
悬结冰层,空临绝壑,展季节狂飙撼谷穹。
人共道,见草莱沾露,飞走潜踪。
横虹。康藏西东。
绾南国屏藩锁钥通。
算云梦风流,凭谁管领,朝阳立马,惟我英雄。
左挟昆仑,俯提扬子,正带砺山河顾盼中。
齐鼓掌,仰红旗飘飏,第一高峰。
这首诗描绘了万里云山的壮丽景象,仿佛一片银色的海洋,覆盖着厚厚的雪。站在这巍峨的山峰之上,仿佛能够触摸到苍穹,周围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整个大地都被雪覆盖。悬挂的冰层像是要倾泻而下,直逼深渊,季节的狂风在山谷中呼啸而过。人们常说,草地上沾着露水,生物在悄然无声中消失。
横跨于东西之间的彩虹,连接了康藏的西东。南国的屏障如同锁钥,通往遥远的梦境。试问谁能掌控这云梦的风流?唯有我这英雄,骑着朝阳,立于马背之上。左边夹着昆仑山,俯视扬子江,正带着我对山河的思索与眷恋。大家齐声鼓掌,仰望红旗在风中飘扬,这里是第一高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湖帆,清代著名画家与诗人,擅长山水画,作品中常融入诗词,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吴湖帆游历珠穆拉玛峰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这首《沁园春 珠穆拉玛峰》以其壮丽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内涵,展现了珠穆拉玛峰的雄伟与神秘。开篇以“万里云山,一片银涛”引入,使用“银涛”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雪山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广阔无垠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擎天柱石”、“白茫茫底”等词句,进一步强调了珠穆拉玛峰的巍峨与不可动摇。
在诗的中段,诗人转而描写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流转,借助“悬结冰层”和“季节狂飙”这样的描写,展现出自然力量的强大,及其对人类的震撼。之后,诗中提到“横虹”与“康藏西东”,象征着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相通,体现了诗人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与赞美。
最后,诗人以“仰红旗飘飏,第一高峰”结束,传达出对祖国的自豪感,强调了个人与国家、自然的紧密联系,展现出一种豪迈与激昂的英雄情怀。整首诗不仅在视觉上给予人震撼,在情感上也引发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万里云山,一片银涛,多是雪封。
形象描绘了雪山的壮丽景观,展现出辽阔与宁静。
认玉苍苍里,擎天柱石,白茫茫底,大地蒙茸。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强调了山的高耸与沉重。
悬结冰层,空临绝壑,展季节狂飙撼谷穹。
描绘了冰雪与风的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人共道,见草莱沾露,飞走潜踪。
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渗透着哲理思考。
横虹。康藏西东。
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交融。
绾南国屏藩锁钥通。
形象地描绘了南方的屏障与通往梦境的钥匙,充满诗意。
算云梦风流,凭谁管领,朝阳立马,惟我英雄。
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豪情,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自豪感。
左挟昆仑,俯提扬子,正带砺山河顾盼中。
结合了地理与人文,展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眷恋。
齐鼓掌,仰红旗飘飏,第一高峰。
以激昂的姿态结束,传达了对国家与自然的崇敬。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珠穆拉玛峰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崇敬与对国家的自豪,传递出一种英雄气概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沁园春 珠穆拉玛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吴湖帆的诗歌风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横虹”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