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7 13:0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7 13:04:58
《庄居野行》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在田野间旅行,四周的房屋都关着门。
我问屋里的人,大家都去做生意了。
官府不向商人征税,却向农民征收重税,让他们辛苦劳作。
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朝东西两方走,田间的小路侵占了田地。
有人上山采玉,有人下水探珠。
边疆的士兵向百姓索要衣食,这些物品与泥土没有区别。
自古以来,一个人耕作,却要三个人来吃,依然觉得饥饿。
如今成千上万的家庭,没有一个人拿起锄头和犁。
我的仓库常常空虚,田地里长满了蒺藜。
上天不降雨水,如何能让百姓生存?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田园诗和咏怀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及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农民生活困苦,商业繁荣却使得农业被忽视,反映了诗人对这一现象的深切忧虑。
《庄居野行》是一首充满忧虑与反思的田园诗,姚合通过对田间景象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唐代社会的经济矛盾与农民的苦难。诗中开头的“客行野田间”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旅行氛围,紧接着是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四周的房屋紧闭,暗示着人们对外界的疏离与无奈。询问屋中人却得知“尽去作商贾”,反映了人们对商业的追逐和对农业的忽视,揭示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诗中对官府的控诉尤为尖锐,商人不被征税,农民却承受重税,显示出官民之间的矛盾。姚合用“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这句,表达了长久以来的农业困境,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悲凉。在结尾部分,诗人以“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发出悲愤的呐喊,反映出对农民生存困境的极度关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与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农村困境的描绘,表现了对农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揭示了社会经济矛盾的严峻现实,呼吁关注农业与农民的生存问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的意思是什么?
A. 屋里的人在休息
B. 屋里的人都去做生意了
C. 屋里的人在聊天
诗中提到的“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反映了什么问题?
A. 农业生产的低效
B. 农民的富裕
C. 商人的生意兴隆
诗中“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农业的乐观
B. 对农民生存困境的无奈
C. 对商业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