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4:26
百尺松根结茯苓,千年长养似人形。
谁知金鼎烹初熟,恰直山翁醉欲醒。
这首诗的意思是:百尺高的松树根部生长着茯苓,它们经过千年的滋养,形状就像人一样。谁能想到,正在金鼎中烹煮的药材刚刚成熟,正好是那位山中老翁在醉酒中快要醒来。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经历和家国情怀,风格豪放,情感真挚。陆游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其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破家亡。诗人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陆游的《纵笔二首 其二》通过对茯苓与松根的描写,营造了一个自然与人类对话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百尺松根结茯苓”以高大的松树根部显现出茯苓的生长,暗喻人生的成长与积淀,似乎在说人也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来获得成熟和智慧。接着“千年长养似人形”,则将自然与人相互映照,暗示人类的生命历程与自然界的息息相关。
后两句“谁知金鼎烹初熟,恰直山翁醉欲醒”则转向了对隐居生活的思考,山翁醉酒的意象,不仅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也让人思考醉中与醒时的不同状态。金鼎的烹煮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成熟,正如人们经历的起伏与波折。
整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哲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敏锐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药材是什么?
“恰直山翁醉欲醒”中,山翁的状态是?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