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独居有怀

《独居有怀》

时间: 2025-04-27 11:52:58

诗句

麝重愁风逼,罗疏畏月侵。

怨魂迷恐断,娇喘细疑沈。

数急芙蓉带,频抽翡翠簪。

柔情终不远,遥妒已先深。

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

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觅使嵩云暮,回头灞岸阴。

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58

原文展示:

独居有怀
作者:李商隐 〔唐代〕

麝重愁风逼,罗疏畏月侵。
怨魂迷恐断,娇喘细疑沈。
数急芙蓉带,频抽翡翠簪。
柔情终不远,遥妒已先深。
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
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觅使嵩云暮,回头灞岸阴。
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对情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麝重愁风逼”,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仿佛麝香的浓烈让愁苦的风愈加逼近。“罗疏畏月侵”则是对月光的畏惧,暗示着孤独的夜晚让人更加感到心中的忧伤。

接着,诗人提到“怨魂迷恐断”,说明心中有怨念,迷失在对爱人的思念中,甚至有断魂的感觉。“娇喘细疑沈”,暗指思念中细腻的感情,让人怀疑是否会沉浸在这种情绪中而无法自拔。

“数急芙蓉带,频抽翡翠簪”则描绘了急切的思念,像是芙蓉花的带子一样频繁地抽动,翡翠簪的闪烁则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柔情终不远,遥妒已先深”,表达出尽管柔情依然在,但嫉妒的情绪却早已深埋心中。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孤独的环境,“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展现出孤独的环境与内心的失落。“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则表现了思念和伤感的情绪。“觅使嵩云暮,回头灞岸阴”暗示了在暮色中寻觅,却只能回头望向阴影。“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则是最后的孤独感,凉叶声响和寒砧声相伴,显得更加凄凉。


注释:

  • 麝重:指麝香浓烈,象征愁苦。
  • 罗疏:罗是纱织物,疏是稀疏,意指轻薄的衣物。
  • 怨魂:指因思念而产生的怨恨的灵魂。
  • 芙蓉:指荷花,常用以象征美好和思念。
  • 翡翠簪:翡翠制成的簪子,象征美丽和珍贵的情感。
  • 蜡花:指用蜡制成的花,象征虚幻的情感。
  • 筝柱:古代乐器的架柱,象征心境的变化。
  • 灞岸:指灞河的岸边,常用作思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858年),字义山,号蕙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以其语言华美、意境深邃而著称,常被称为“诗中之王”。李商隐的诗风多情,常表达对个人情感、社会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李商隐的生活充满了波折和困扰,他的诗大多反映出他对情感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独居有怀》因此表现出他在孤独环境中对爱的渴望和思念。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独居有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独中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通过“麝重愁风逼”与“罗疏畏月侵”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愁苦的氛围中,表明诗人因孤独和思念而感到的压迫感。接下来的几句则更深入地探讨了思念的复杂情绪,尤其是“怨魂”和“娇喘”的结合,展现了思念中的苦与甜。

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诗人将内心的柔情与嫉妒交织在一起,形成对比,使得情感的层次更加丰富。诗中提到的自然意象如“鸳鸯”、“蛱蝶”等,既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又反映了孤独的现实,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哀伤的情感氛围。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蜡花长递泪”与“筝柱镇移心”等句,展现了思念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在意象的交替中,表达了对爱人深切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刻、细腻,是李商隐诗作中典型的抒情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麝重愁风逼:浓烈的麝香仿佛让愁苦的风更为逼近。
    2. 罗疏畏月侵:轻薄的罗衣害怕月光的侵扰,暗示内心不安。
    3. 怨魂迷恐断:怨恨的灵魂在思念中迷失,似乎会断绝。
    4. 娇喘细疑沈:细腻的喘息声让人怀疑是否会沉迷其中。
    5. 数急芙蓉带:急切的思念如芙蓉花的带子一般频繁。
    6. 频抽翡翠簪:翡翠簪的闪烁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7. 柔情终不远:柔情仍在,然而嫉妒却已深种。
    8. 遥妒已先深:遥远的嫉妒情绪早已深埋心底。
    9. 浦冷鸳鸯去:河边的鸳鸯已离去,象征失去的爱情。
    10. 园空蛱蝶寻:空荡的园中,蛱蝶在寻觅。
    11. 蜡花长递泪:蜡制的花如泪般流淌,象征伤感情绪。
    12. 筝柱镇移心:乐器的柱子如同镇压了心中的忧伤。
    13. 觅使嵩云暮:在暮色中寻找,暗示对爱人的思念。
    14. 回头灞岸阴:回头望向阴凉的灞岸,象征失落与惆怅。
    15. 只闻凉叶院:只听见凉叶声响,增添孤独的气氛。
    16. 露井近寒砧:露水的井边传来寒砧声,显得格外凄凉。
  • 修辞手法

    • 比喻:“怨魂迷恐断”将思念比作迷失的灵魂。
    • 拟人:“蜡花长递泪”赋予蜡花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蒲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孤独中的思念和嫉妒,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麝香:象征愁苦与思念的浓烈。
  • 月光:象征孤独与内心的不安。
  • 鸳鸯:象征美好的爱情,但在此却是失去的象征。
  • 蜡花:象征虚幻的情感与思念的无奈。
  • 筝柱:象征心境的变化与情感的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商隐的《独居有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蜡花”象征了什么? a) 美好
    b) 虚幻与伤感
    c) 喜悦
    答案:b

  3. “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中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失去
    b) 重逢
    c) 快乐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长相思》(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独居有怀》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对兄弟的怀念,而李商隐则侧重于情感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李商隐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辞众偈 临江仙 闺怨 南柯子 病中 送张签判游开先 送张签判游开先 送人之南岳 留题绍公寂照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历赏 纠缪绳违 黹字旁的字 尊师贵道 用字旁的字 直开头的成语 鹿死谁手 戳穿 酒魔 寸田尺宅 蝇头小楷 酌水知源 绕梁 氏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