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3:30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远方的风吹拂着大地,站在北望的楼上可以看到清澈的江水。云彩连接着梁苑的道路,明月照耀着楚城的秋天。刺字已经在漫漫的时光中消逝,归家的路途依然艰难。前方的路上更多的是烟水,我的道路又岂能停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李商隐的诗作常常涉及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诗中提到的“梁苑”与“楚城”,暗示着历史的记忆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绝句和律诗,其诗风婉约深邃,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描绘。他的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感情和哲理。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代末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个人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江边时,感受到自然风光与人生困境的交织而作。
《江上》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受的诗,诗中的意象如“万里风”、“清江”、“月带楚城”等,展现出了一幅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开头的“万里风来地”让人感受到一种辽阔的视野,接着又通过“清江北望楼”引入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随着诗句的发展,云彩、明月与楚城的描写,更加深了思乡之情。
后四句则转向对人生归途的思考,刺字的消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淡忘,而“归途尚阻修”则显露出心灵深处的挣扎与渴望,最终以“吾道岂淹留”结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诗在意境上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形成了深邃而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迷茫以及追求未来的决心,体现了李商隐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清江北望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快
C. 愤怒
D. 忧伤
“刺字从漫灭”中的“刺字”指的是什么?
A. 文字
B. 画
C. 诗句
D. 音乐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思乡与人生
C. 友情
D.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江上》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商隐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杜甫则将思乡与对兄弟的深情相连,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