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1
溶溶聚散霎时间,岂有根株在世凡。
料是从龙归洞穴,故应化作此巉岩。
这首诗表达了云彩的聚合与散开就如瞬间的变化,难道在世间还有什么真实的根基呢?我想这可能是龙归回洞穴的缘故,因此云彩便化作了这巉峭的岩石。
“从龙归洞穴”暗含古代对龙的崇拜和想象,龙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神秘力量的象征,也常与自然现象(如云、雨等)相联系。龙的归去象征着自然的循环与变化。
施枢,字宗道,号东原,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士大夫家庭,擅长诗词,尤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之际。表达了作者对云彩变化的感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
施枢的《云根石》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自然现象与生命的关系。诗中,云彩的瞬息万变与岩石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短暂与永恒、变化与不变的哲学思索。诗的开头“溶溶聚散霎时间”,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云彩的轻盈和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而“岂有根株在世凡”则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根基,似乎在质疑世间一切是否都如云般虚幻。最后两句“料是从龙归洞穴,故应化作此巉岩”,则将自然现象与神话传说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想象,令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
诗歌探讨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借助云彩的聚散与岩石的稳固,反映出对存在本质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流动和自然神秘的深刻感悟。
诗中“溶溶”一词形容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象征着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