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夜忆梅花

《月夜忆梅花》

时间: 2025-05-10 10:21:19

诗句

夜深寒月照窗纱,忽忆林逋处士家。

鸥鹭正眠烟树冷,不知谁可伴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1:19

原文展示:

夜深寒月照窗纱,
忽忆林逋处士家。
鸥鹭正眠烟树冷,不知谁可伴梅花。

白话文翻译:

深夜寒冷的月光照在窗纱上,
突然想起了林逋这位隐士的家。
鸥和鹭正安静地栖息在冷清的烟树上,
不知道是谁能够陪伴那盛开的梅花。

注释:

  • 寒月:寒冷的月光,夜晚的月亮。
  • 照窗纱:照亮窗户上的纱窗。
  • 忽忆:突然想起。
  • 林逋: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因其隐居生活而闻名。
  • 鸥鹭:海鸥和白鹭,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烟树:朦胧的树木,形容夜晚的景象。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的花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枢,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受当时文人风格影响,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夜深人静之时,反映了诗人在寒冷的月夜中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梅花的思念,表现了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月夜忆梅花》是一首充满孤寂和思念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夜深寒冷的月光下,静静地坐在窗前,思绪飘向了林逋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梅花的深切怀念。通过“寒月照窗纱”这一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美丽。

“鸥鹭正眠烟树冷”一句,通过描绘鸥鹭在烟树下安静栖息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鸥鹭是与诗人心境相呼应的意象,它们的安静与诗人的思念形成对比,表达了对陪伴的渴望与孤独感。最后一句“不知谁可伴梅花”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孤高,诗人对梅花的思念不仅是对花的向往,更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孤独的自省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深寒月照窗纱:夜晚深沉,寒冷的月光透过窗纱洒入室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2. 忽忆林逋处士家:在这份宁静中,诗人突然想起了林逋这位隐士的家,抒发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3. 鸥鹭正眠烟树冷:诗人描绘鸥鹭在冷清的树下安静休息,传达出自然的宁静与孤独。
  4. 不知谁可伴梅花:表达了对梅花的思念和对陪伴的渴望,突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通过“寒月”与“窗纱”的描绘生动展现。
  • 拟人:鸥鹭“正眠”让生物具有了人的状态,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心灵深处对高洁与陪伴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月:象征孤独的夜晚。
  • 窗纱:代表着人与外界隔离的界限。
  • 鸥鹭:象征宁静与自然和谐。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与孤独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月”指的是什么样的情境?

    • A. 温暖的春天
    • B. 寒冷的夜晚
    • C. 明媚的阳光
    • D. 深秋的傍晚
  2. 作者所悼念的隐士是?

    • A. 李白
    • B. 林逋
    • C. 杜甫
    • D. 王维
  3. “鸥鹭正眠烟树冷”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喧闹
    • B. 宁静
    • C. 热闹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和《月夜忆梅花》:两首诗都描绘了月夜的情境,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酒与自由的豪情,而施枢的诗则更强调孤独与自然的内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分析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五首 其一 夏日 梅花绝句 杂兴 呻吟 醉中绝句 书南堂壁 大雨中离三山宿天章寺 杂感 五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玉字旁的字 演译 包含膝的词语有哪些 稇载而归 绿惨红销 鱼字旁的字 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咱人 柊楑 鹿字旁的字 包含帚的词语有哪些 潜滋暗长 闭关锁国 自字旁的字 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停休 丈尺权衡 禾字旁的字 约法八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