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55
衮服严常祀,平万万世功。
圭璋藏道室,弓剑莽幽宫。
石定今犹在,梅梁事莫穷。
幽寻须作计,多恨雨匆匆。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大禹的庄严场景,强调了他平定水患、造福后世的伟大功绩。诗中提到的圭璋象征着权威和正统,弓剑则代表着力量和防御。虽然大禹的石像依然屹立,梅梁的事迹却难以尽述。诗人感慨在幽静的地方探寻历史的遗迹,然而感到时光匆匆,雨水又让人感到惋惜。
作者介绍:施枢,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社会的思考。施枢的诗风醇厚,常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大禹祭祀的背景下,反映出作者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写作时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氛围的影响。
《禹庙》是一首寄托了对历史人物大禹深切敬意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衮服严常祀”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强调了祭祀的严肃性和大禹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大禹作为中国古代治水的英雄,其事迹被后人广泛传颂,而诗中提到的“圭璋”和“弓剑”则不仅是对其权威的象征,也是对其治水过程中的智慧与勇敢的肯定。
接下来的“石定今犹在,梅梁事莫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石像虽在,但梅梁的事迹却难以详尽叙述,显示了历史的复杂与厚重。这里不仅仅是对大禹事迹的追忆,也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人类努力的反思。
最后的“幽寻须作计,多恨雨匆匆”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感慨在追寻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匆忙。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内容上深邃,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展现了施枢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追寻。诗人通过祭祀仪式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同时也感叹历史的复杂和时间的流逝,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衮服”象征什么?
“圭璋藏道室”中的“圭璋”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时光的态度是?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