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45
海棠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彼美花兮宜晚春,
柔姿淑艳是何人。
十分国色妆须淡,
数点胭脂画未匀。
带雨容开浑是恨,
出墙头望恰如真。
几时谪下蓬莱岛,
霞染仙衣痕尚新。
这美丽的花儿在晚春最为合适,
它的柔美姿态和清丽色彩是何人所拥有?
她的国色天香妆容应该淡雅,
但脸上的胭脂似乎刚刚涂抹,尚未均匀。
带着雨露盛开的花儿,心中却有淡淡的忧愁,
从墙头望去,似乎真的是在倾诉。
何时能被贬到蓬莱岛,
霞光染上的仙衣痕迹依然鲜艳新颖。
作者介绍:曹彦约,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花鸟,情感细腻,风格清新。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盛春之际,正值花卉盛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以海棠花为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
《海棠》一诗,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魅力,也传达了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首句“彼美花兮宜晚春”,开篇便以海棠花的美丽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温柔氛围。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柔姿淑艳”描绘出海棠的柔美与动人,仿佛在询问这花的背后是否藏有美丽的女子,暗示着花与人的内在联系。
“十分国色妆须淡”,诗人以“国色”来形容海棠的美丽,与淡雅的妆容形成对比,突显出花的自然之美。而“数点胭脂画未匀”则暗示着花虽美丽,却也有一丝未能修饰的瑕疵,令人感到亲切和真实。
“带雨容开浑是恨”,诗人将花的盛开与忧愁交织在一起,带有几分惆怅,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最后两句“几时谪下蓬莱岛,霞染仙衣痕尚新”则引入了蓬莱的意象,表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渴望逃避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整首诗以海棠花为载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花是什么花?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国色”主要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